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外国友人 香榧子和文学研究 应急救护培训 汤淘饭 “迁徙”断想 忆望道同志培养青年二三事
第18版:夜光杯 2022-03-11

“迁徙”断想

图一 千(甲文)

图二 四千(甲文)

图三 无辶遷(金文)

图四 徙(金文)

图五 徙(甲文)

徐梦嘉 文/图

歌曲《游牧时光》有这么一句歌词“追随你走在每个迁徙的牧场”。我聆听歌曲,伴着辽阔空灵,沧桑醉人的旋律,则追随“迁徙”两字,穿越时空,迁徙到了悠远的商周等朝代……

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我认为迁的初文有千、无辶遷两款。

1.千(甲文,图一),《说文解字》:“千,十百也。从人从十。”《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北京第一版):进一步解析“千”:“甲骨文从十从人”,“人寿百年,视为极点,从人,表示百数。一人为百,十人当然为千了”。其实两种解读都是不知殷商甲文构形的缘故。由于西周以降甲文湮灭进历史尘埃,汉代的“说文”之误很正常;而1899年甲文重见天日,《汉字源流字典》之误实乃贻笑大方。稍微懂得甲文的人都知道,甲文十的写法作一竖“丨”,七才是横竖“十”形。根据资料,人均寿命夏商时期约18岁;周秦时期约20岁。所以那时造字者根本想象不出人可寿百年。我识定甲文千是一个“行走的”侧身人(与甲文年字一人荷禾而行的人相同动态),人腿加一横线表示已走千步,即数目一千。二三千依次加二三横以合文方式造字,加到四横便是四千(图二)。援今证古,今人走路锻炼,也以千步当量数起计算。汉字嬗递,移步换形。迁有近百款异体,宋代取千和辵(辶)配成的“迁”,除藉千表声外,无意间还挖掘出甲文“千”的计数行走属性,夯实千字之人在路途走动意涵。

2.无辶遷,周代金文(图三)从“上下四手”从“西”。我在拙栏文《东西南北》里解析过“西”,主流观点方位“西”用鸟巢表示。傍晚太阳西下,鸟亦归巢。遷字借“鸟巢西”衍义人类的家舍,四手与家舍合形,即搬家也。搬到哪里去呢,此金文遷还有字根“邑”。《说文解字》:“邑,国也。”甲文邑上为示意范围“口”,指疆域或城池,下是蹲坐的人,上下合体,即疆域内人口聚居的城镇。中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兴起,因此这个搬家目的地是城镇。同今天一样,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举家搬迁到城市生活。无邑加辶(辵)的金文“遷”,强调在搬迁路上。

徙,移动之意,甲文、金文主构成是彳加二止。彳为纵横道路“行”的省形,二止(脚掌)填实的“徙”(金文,图四)形义更具象明晰,两脚走在道路上。有款甲文“行”(图五)无疑定位城镇十字路口,四条街路都放置了“止”,可谓人来人往。而仿佛徙倚迉迡于此地的我,正打量着周遭步履匆匆的昔人与鳞萃比栉的廛肆,这些热闹境况就像片片拼图构成了我脑海中似曾相识,难以忘怀的画面。

含“徙”字的词语不少,个中“徙”的移动初义不变,无引申义。小文仅胪列部分成语与读者共同体味:未焚徙薪、三徙成国、一夕九徙、徙木立信、轻徙鸟举、闻义而徙、桑荫不徙、鲁人徙越、退徙三舍、徙宅之贤、流离转徙、东迁西徙。顺语,徙姓还是我国极为稀少的古老姓氏。

“迁徙”断想,奇奥揆度。心潮腾涌,诸多感悟。几百万年来,勇武顽强的古人类历经无数次颠沛流离、迍邅坎坷的“迁徙”,在蓝色地球上不断建设美好家园。今天,智慧果敢的新人类“迁徙”脚步没有停止,正在浩瀚宇宙中寻找新的迁徙地,准备将人类璀璨绮丽的愿景,具体实施成为惊天地泣鬼神的空前壮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