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是公厕也是温暖的城市空间
第23版:创见 2022-03-16

是公厕也是温暖的城市空间

——从“老白”家隔壁的“转角花园”说起

长兴岛郊野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厕所

上海方塔园北大门厕所

桥梓湾公厕

廊下郊野公园农耕厕所

乌中公厕

政悦路篮球场公厕

“树屋”公厕

藤本壮介“透明公厕”

零陵路682号环卫公厕

王方戟“消失的建筑”

柳亦春“嵌套盒体”

琳 恩

因为电影《爱情神话》,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再度引人热议。位于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交叉口的乌中公厕,“意外”地成为了人们瞩目的对象。

从细微之处入手,用“针灸”方式让城市公共空间焕然一新,以绣花针的功夫和贴心服务贯彻“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再接再厉打造“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的创意工作者正用专业智慧,完成一件件“微小”的作品。——编者

以往,公共厕所作为无差别服务城市各类人群的“无名英雄”,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然而,这次,乌中公厕的走红,不只是因为沾了《爱情神话》“老白”的光,更是因为在近期经过改造之后,乌中公厕凭借高颜值和高品质的设计,变身“最美街角花园”,一改人们对于公共厕所气味难闻、杂乱无序的固有印象,着实令人惊艳。

在细碎的日常中,上海的创意工作者们正用各种精彩的创意触发人们对于美好的感知,提升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在小小公厕遇见“花草馨香”

“乌鲁木齐路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沿线有趣的店铺、饭店不少,和淮海路这样的大商业街不一样,跟安福路、武康路的小资味道也不一样。我喜欢它,因为它特别混杂。”负责乌中公厕改造设计的是热气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子岳,对于“老白”家这一带,他熟门熟路,哪家餐厅有什么好吃的特色菜他都门清。也正是因为这份熟稔和热爱,他和团队在原乌中公厕微更新项目方案征集中一举夺魁。

城市公共“小空间”连接起的是“大民生”。项目体量不大,张子岳他们的行动却始终充满热忱。“我们希望市民能在此遇到一个花草馨香的城市公共空间,五原路街角转进去可以看到种植的花草。”找不到建筑原始模型图纸,张子岳他们就上上下下走了个遍,自己测绘建模;为了让公厕设计与周边环境相谐调,他们用相机在“老白的生活圈”拍了无数的照片,最终,敲定了“270度转角花园”的构想。

“从专业眼光来看,原来的公厕设计问题很多,一楼兼有垃圾转运站功能,不雅观,气味也大;男厕基本直接对外,私密性不够;给特殊群体使用的第三卫生间在院子左侧,位于视角盲区,设施也不满足规范,使用率很低;二楼给环卫工人休息的倒班房,像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按照张子岳的想法,“270度转角花园”的设计,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张子岳团队在主入口和一楼兼做垃圾回收的地方,打造了270度的转角花园,密密匝匝的蔷薇花、风车茉莉在室外形成花墙,耐阴的玉簪和白掌被安排在水池边,天井中种的是香气芬芳的桂花。自然的妍艳从室外的花墙延伸到水池旁线性的绿植槽,形成连续的景观,顺着视觉动线,男女卫生间在这里分流,不仅方便管理,也让美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抬眼可见,触手可及。

这一次的“微更新”,张子岳团队可谓大刀阔斧,把洗手台移到了公共区,增加女厕厕位,对老残、妇幼使用的卫生间进行升级,梳妆台、冲刷洗手、无障碍设施等一应俱全;在二楼的倒班房,他们增设了面向街道的小阳台、可动的遮阳隔声板,添置了长沙发椅、会议桌和收纳柜,提高休息空间的品质;不仅如此,他们还重新设计了标识系统,在二楼休息室的墙面开了大“洞口”,以此让建筑本身来与街道、行人发生更多联系,虽然没有“公共厕所”四个大字,但很多人一眼就知道这里是厕所;这里甚至还能找到可降解袋,为附近铲屎官们量身定制的宠物粪便收集箱。

“我们把能想到的都盘进去了,让公厕尽可能服务好更多人。”张子岳坦言,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创造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让美好的故事在其中发生,即便是一个小小公厕,也不例外。

在细碎日常中感受城市美好

让“方便”更方便,让公厕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事实上,乌中公厕的华丽升级,只是上海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缩影。从2018年开始,上海推选“最美公厕”活动,每一年都带给市民不一样的惊喜。商场、公共场馆、公园中,处处都有“网红”公厕的身影。

比如,位于漕泾郊野公园长堰路北面的树林间的“树屋”公厕,就凭借梦幻的造型,在“最美公厕”活动中斩获最佳创意设计奖。建筑师别出心裁,将厕所“架空”,四面以绿植环抱,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俨然是一座童话中的森林“树屋”。

而另一座位于零陵路682号的“最美厕所”环卫公厕,则相当“应景”,不仅拥有形似泳池水浪的外立面,内部还有“冰墩墩”“雪容融”等满满的冬奥元素。建筑自带的智能控制系统和空调新风系统,实时显示卫生间温度、可用厕位数量、空气质量,配合夜间的流光溢彩,暖心的细节让人们如厕体验颇为温馨。

厕所虽小,社会效应却不容小视。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来上海进行演讲时,每次的开场白,都是他的得意之作——“透明公厕”。整个厕所秉承着藤本壮介一贯的极简风格,犹如周边花园的“特别隔间”,自落成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上海,不少知名建筑师、设计师也意识到了公厕空间设计的意义,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柳亦春率领大舍建筑团队,捉刀青浦区淀山湖大道绿地公共厕所时,在面积和预算都比较紧张的前提下,选择了更为紧凑的盒体形态设计。他们用空间“嵌套”的做法把男厕、女厕、第三空间和管理间分别独立出来,再用一个大的“盒体”罩住,让一部分的自然风和雨水通过盒体“洞口”进入室内,使盒体建筑与空旷的绿地形成了内外交融的流动性和空间张力。

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方戟,在公厕建筑设计上追求的是通透,他希望公厕能给人一种轻灵的感觉,视线可以看得出去,但维护好基本的私密性;使用过程中,人们感觉建筑好像不存在,不让建筑对人形成压迫感。因此,他把作品嘉定新城远香湖公园桂香小筑公厕称为“消失的建筑”,用他的话来说,“等到建筑周边的树都茂盛地长起来,绿色的表面就会跟那些树形成一个整体。”

不仅如此,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随意走一走,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包括奥运主题、科技主题、农耕主题、太空主题的各类新建公厕。这些公厕以人性化、高颜值、高品质设计,对各种人群恰到好处体现关怀,释放暖意。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打造公厕的创意之中,也在细碎日常的美好体验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