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花城小区内快递外卖配送实现了不丢件、无接触、高效率、全天候 宜川路街道 供图
闭环管理14天后,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海潮新村小区昨天解封,居委社工合影留念 黄轩 供图
两个晚上加起来,陆华杰(左二)也没睡满5个小时
听说丈夫管理的小区闭环管理,妻子孙亚英(左三)放弃休息,赶来支援 浦江镇 供图
留孩子一人在家、出门当“大白”的社工孙艳艳
在办公室行军床上睡了14天的居民区书记;留孩子一人在家、出门当“大白”的社工;丈夫参加封控管理、妻子放弃调休主动请缨增援的夫妻档……
连日来,上海疫情牵动人心。每出现一个新增本土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对于社区基层工作者来说,就有可能是一段争分夺秒、不眠不休的操劳与奔波。
做核酸如何平稳有序,对隔离者如何服务尽心,居民疑虑如何安抚化解,突发疾病怎么及时处置……社区抗疫,考验着上海的基层治理能力和基层党建水平。连日来,上海的社区工作者们用他们的细心、耐心、热心,守护着居民,守护着上海。
“暖宝宝主任”
“暖心密码”“热心肠”和“真靠谱”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香溢花城小区,居委会主任李桂娣被大家称作“暖宝宝主任”。3月2日起,香溢花城进入紧急封控状态,居委会的节奏被按下了“超倍速键”。作为“小巷总理”,李桂娣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待居民还是像暖宝宝般的“温度”,用自身的温暖与正能量,为守护居民安全注入“暖心密码”:“热心肠”和“真靠谱”。
香溢花城小区是一个大型商品房小区。要对小区内2134户、5310位居民开展为期14天的全面排查与封控管理,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一关,就是要对所有小区居民通知到位,提醒他们配合做好个人核酸检测。李桂娣坚持“绝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人”。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防疫工作,作为预备党员的她,想到了社区里的一批自治力量,她随即向社区党建群与志愿者群发起了号召。
“李主任,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冲在第一线,我报名!”“李主任,我们夫妻两人都是党员,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平时身体力行、为居民着想的李桂娣,马上就得到了许多居民的积极响应。一批年轻的党员志愿者别上党员徽章、冲锋“疫”线。在居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党员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协助完成了走访告知任务,还积极助力核酸检测。当他们脱下“大白”服装回到家中,他们还会在群里积极传播正能量,提振居民们的抗疫信心。
香溢花城居民李奶奶是一位高龄的独居老人,李桂娣时常会关心问候她的生活起居。小区封闭后,李桂娣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李奶奶,才得知李奶奶的保姆由于封控,无法进入小区。担心李奶奶生活上会有困难,李桂娣安排居委会干部,每天打电话询问,还为李奶奶结对了一名志愿者,对她进行照顾。虽然防疫工作已是千头万绪,李桂娣还是经常抽空买好蔬菜生鲜,上门看望李奶奶。李奶奶感动地说:“小李,谢谢你啊!如果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次封控管理中,也有不少居民突发病情,李桂娣都第一时间做好处置。“我的一个小举动,却可以为居民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渡过封控管理期。”李桂娣说。
封控期间,李桂娣化身“女超人”,每天都忙到半夜。上门走访,带去通知与问候,累计超200人次;核酸检测,做好组织、登记、引导与协助,累计超2万人次;接听电话、浏览微信、协调沟通,解决一桩又一桩居民的困难、问题与需求,更是多到不计其数。
将李桂娣的辛苦看在眼里,丈夫李延荪很是心疼,但依旧十分理解与支持她的工作。创城迎检、垃圾分类、疫苗接种、平安巡逻……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李延荪始终做好社区的热心志愿者,关键时刻都站在一线,这一次也不例外。封控期间,李延荪主动报名参与防疫工作,成了两栋居民楼的“包干干部”,负责动员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做好秩序维护与登记辅助。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紧急联络人
号码公开 急事直接找“小巷总理”
3月15日中午,闭环管理14天后,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海潮新村小区解封,近2000户居民安然度过封闭管理期。
好天气,阳光明媚,海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董毅和居委主任柴凉军走出战斗了14天的小区,感谢居民们14天以来的配合支持,居民们却最想说——14天闭环,“小巷总理”就是定心丸!
3月2日早上5点半,董毅得到街道通知,海潮新村小区马上要14天闭环管理!30分钟后,董毅和海西居委12名社工全部到岗。
当天上午,海潮新村小区近2000户居民第一轮核酸检测完成。然后,日子,要一天天地过,安安稳稳地过,先得明确分工。家底是,封闭小区里,12位社工、6位受命驰援的街道机关干部、3个物业公司、业委会、90名特保队员、130多位志愿者,接下来,大家一起帮着闭环小区解决几件大事。
头一件,吃饭问题。居委社工只有12人,要为近2000户送菜送餐,根本不可能。“那就把能用的人,都组织起来!”董毅说,很快,送餐队伍就组织起来了。其中,90位特保,除了小区大门值守,其余分管52个门栋,居民的快递、每天菜品,特保队员送到对应门栋,保障居民居家隔离不出户;小区里,还有106户独居老人,业委会主动承担近一半独居老人每日送餐。就这样,整个小区的吃饭大事,安排妥当。
不过,居民一下子遇到封闭管理,很不适应,第一天,居委会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董毅说,畅通信息,12位“小巷总理”的手机号码全公开,当起“紧急联络人”,居民有急事,直接打手机。居民要是没什么急事,就是心里闷得慌,怎么办?董毅说,也有办法,街道推荐了美丽心灵基金会的热线电话,可以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居民有需要,就打电话,心烦的时候,聊聊天,就好多了。
就医,也不是小事。3月4日,晚饭时候,董毅接到一位居民的求助电话,说家里70多岁的老人忽然心口疼。放下电话,董毅赶紧呼叫封闭在小区里的社区医生,赶到居民家,医生初步判定心梗,呼叫120送医,老人得救了。
除了突发状况,还有慢性病人的各种需求,化疗的,血透的都有,14天里,30多位居民通过闭环转运及时就医。3月6日,是小区的好日子,一个宝宝诞生啦!当然,宝宝妈妈前一天就闭环转运到了瑞金医院,第二天,传来了母子平安的好消息。
“喜讯,让所有人都很开心,再坚持一下,一切都会顺利起来!”
事实上,闭环管理第三天,就井井有条了。昨天,解封,居民们候在大门口,见了董毅和柴凉军都很开心,解封了,继续抗疫,一旦别处有需要,有经验的“海西人”就去驰援!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不回家”书记
连轴忙碌 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松江区九亭镇天元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宏,已经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睡了足足14天。
3月2日,上班的她接到辖区内防疫管控与核酸检测的通知,就一直留在社区工作,再没有回过家。“疫情是动态的,万一有突发状况,我可能在回家路上,来不及赶回来。在这样的形势下,肯定是住在单位更便于工作。”
田宏所在的社区管理着6个小区,实有人口大约有7000人。“2+12”“7+7”,小区、楼道轮流管控,刚开始的几天,她与同事们忙碌奔波,喊哑了嗓子,晚上也几乎没怎么合眼。田宏的朋友圈,记录下了一幕幕忙碌的瞬间——
3月4日晚,天元社区有一个小区解封、一栋楼新增封闭管理,几栋楼等着做第二次核酸检测,还有隔离人员需要转运。奔波辗转各个小区,等工作告一段落,已经是次日凌晨,田宏与两名社工走在静谧的街区里。“我已经走不动了,而我的同事们还风风火火地走在前面。其实,他们从年初开始就一直在忙,没有休息过,也从来不抱怨。”看着他们的背影,田宏十分感慨。一抬头,发现天光微亮,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走着走着,天就亮了。”
3月6日一早,田宏这样写道:“开门营业!”配图,是办公室内的多肉植物与花卉,带着春天气息。她说,这是要给自己鼓劲,也是为同事们打气。
“我特别感谢医务人员,记得星期六我们社区做核酸,3个身材瘦小的女生,穿着防护服跑完了6个小区,从早上8点多钟一直忙到次日凌晨1点。我问,你们需不需要换班?她们说不需要,再坚持一下就结束了。我真的佩服她们。”采访中,田宏常常说起同事们、志愿者们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团结与艰辛。
这几天,天元社区封闭管理,居民们都盼着核酸结果,一遍遍询问什么时候能够解封,难免有些心情烦躁。田宏也讲述了医务人员的故事,在业主群里劝道:“为了让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再辛苦,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像以前一样多姿多彩,大家也再坚持坚持。”
3月15日,天元社区解封,田宏与同事们也松了口气。接下来,她还将继续在社区坚守,直到一切恢复如常。而她的心里,藏着一段没有对居民说的话:“你们遇到的困难我们也遇到,你们期盼的我们也期盼;不一样的是,你们被迫‘躺着’,我们一直在奔波……大家静静地等啊,愿所有的付出和等待都有所得。”
本报记者 杨洁
战疫夫妻档
主动请缨 丈夫“闭环”妻子增援
“我们小区进入闭环管理了,最近有很多事,这几天都不回来了。”陆华杰匆匆和妻子交代了两句话便挂断了电话。妻子孙亚英想了想,决定放弃休息,赶来支援。陆华杰、孙亚英夫妻携手并肩作战,最近在闵行区浦江镇传为佳话。
3月4日下午,陆华杰管理的小区接到了闭环管理任务。陆华杰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挂断电话后,他立即组织开展小区闭环管理。
突如其来的闭环管理命令让陆华杰来不及和家里说,家里的电话一个一个打来,他的手机都在忙线中。小区进入了闭环管理后,迅速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周五与周六两个晚上加起来,陆华杰也没睡满5个小时。忙得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换洗衣物更是因为仓促,完全没有准备。
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陆华杰说了句,“我们小区进入闭环管理了,最近有很多事,这几天都不回来了”便挂断了,听完电话,妻子孙亚英对于丈夫这边的情况十分担忧。
孙亚英是浦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部护士长。5日晚上,她被派去支援核酸检测采样直至凌晨。原本3月6日轮到休息待命,但她看到丈夫所在小区的闭环管理工作如此忙碌,便放弃休息,主动向领导请战,申请加入核酸采样队伍,这样既能为疫情防控献上一份力量,也顺便给丈夫带点换洗衣物。
3月6日早上,陆华杰才得知妻子主动申请参与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在大门口与妻子见了一面,短短几分钟,简单彼此问候,便匆匆各自奔赴岗位。孙亚英在进入小区闭环管理区域后,在现场大白和志愿者协助下,迅速投入到了核酸采样工作中。
而陆华杰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陆书记,我家人被宠物狗咬伤了,要打狂犬疫苗!”“陆书记,我是志愿者。这栋楼的独居老人腹泻了,需要尽快安排驻点医生对接”……尽管有些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实现,陆华杰还是耐心地回答居民的问题,尽力地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通讯员 李芯怡 本报记者 鲁哲
“军嫂社工”
兼职“大白” 对孩子既心疼又愧疚
昨天傍晚6时许,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纺居民区有一幢楼出现密接者被封控。正在家里做晚饭的社工孙艳艳得到消息,留下10岁的儿子一人在家,就赶往现场当“大白”。
她和同事们一起和居民做解释工作,陪同社区医生上门一家一家做核酸,让每一位居民签署承诺书并拍照,然后把拍下来的承诺书全部打印,一人一档。她整理完资料回到家,已近凌晨,看着已经熟睡的儿子,既心疼又愧疚。
因为父母在外地,丈夫是现役军人,平时聚少离多,隔几个星期才能见一次。10岁的儿子一直由孙艳艳独自照顾。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因为经常要加班,只能让儿子自己在家上网课。两周前,也是居民区有一幢楼出现密接者要封控。孙艳艳半夜10时许接到领导电话,当时儿子已经熟睡,她留下一张纸条,就出门了。路上想想不放心,又请朋友来照看一下。
“同事们都很体谅我,总是让我少做点,但每个人都很辛苦,我也应该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自己在这工作的时间长,居民人头熟,做起事情来可以快一点。”孙艳艳说,“至于我们家的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应对的。我对孩子有信心,他很懂事,我不在家,也会认真上课。”
社区人员排摸,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帮助居民买菜买药,记录社区健康监测人员的体温和行程……孙艳艳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她告诉记者,因为小区很多是上班族,排摸工作只能晚上做。有些人家是老人白天帮着带小孩,到了晚上父母会把小孩接走,这些情况也都要了解清楚。另外,对待老年人,一定要有耐心。在第一次封控的那幢楼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耳朵不好,每次孙艳艳带着社区医生上门给她做核酸时,都要敲门敲上很长时间,老太太才能听见开门。
“虽然挺累的,但检测完后,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老人也蛮感动。”
因为疫情,孙艳艳的丈夫暂时也回不了家,两个人只能每天晚上视频聊上几句。丈夫说:“以前是你天天叮嘱我,现在是我天天叮嘱你,一定要注意防护,注意身体。”问及现在最大的心愿,孙艳艳满怀期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赶紧过去,我们小区平平安安的,所有的小区都平平安安的,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