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退团“低价游”余款迟迟收不到 苏州姑苏77岁文保志愿者守护古城4 0余年 “线上洗衣店”纠纷频发
第7版:帮侬忙 2023-09-15

苏州姑苏77岁文保志愿者守护古城4 0余年

“这里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风格很有中西合璧的味道,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苏州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队的首位成员、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谢勤国在章太炎故居前为双塔街道大公园社区的居民进行着义务讲解。像这样的实地讲解,谢勤国做了无数次。从身强力壮的青年到满头华发的老人,谢勤国用40余年的付出展现了一名古城文物保护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执着坚守。

一次偶然,他用心守护古城文化

谢勤国1975年进入苏州园林系统工作,被分配到虎丘从事绿化工作。文物保护其实并非他的本职工作,但一次偶然使二者结缘。1977年,谢勤国在塔园给花浇水时,无意间发现虎丘塔东北角墙体水泥层大块脱落,还伴有很长的裂纹。虎丘塔是我国现存倾斜度最大的古塔,深知其重要性的谢勤国心急如焚,他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并以单位名义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不久,虎丘塔迎来了第二次大修,免于倒塌的危险。

自此,谢勤国便对文保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9年,谢勤国开始编纂《北塔园林小志》,他泡图书馆、查资料、抄古书,一边请教专家学者,一边采访周围住民。6个月后,一本长达9万字的《北塔园林小志》诞生了。“这块硬骨头真叫我啃下来了。”谢勤国从此开启了以笔记录古城历史文化的生涯。迄今已经累计编纂创作250万字,为守护古城文化留下了不少文字财富。

一生坚守,他倾力守护文保建筑

2011年,谢勤国得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并通过重重考核,成了志愿者队的首位成员,编号001。在这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中,77岁的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多年来,他与队友们经历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的首次复查,也为姑苏区市保及控保紫线核定项目提供过志愿服务。“既然我是001号,那就要像一个001,要起带头作用。”由于常年从事苏州历史文化方面的阅读写作,谢勤国的知识储备极其丰富,是队友眼中的“老法师”,而这个“老法师”也与时俱进和年轻的同事一道,始终冲在古城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第一线。他无数次地拍照存档、测量尺寸、登记表格、整理资料,以这些细微琐碎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守护着古城。

谢勤国说,做了志愿者对文物古迹就会有一种敏感和责任,平时出门走路都会注意观察。正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他发现并上报建筑破损及过往资料讹误等相关问题110余次,使得市级文保建筑新民桥雕花厅屋面凹陷等问题得到及时关注和解决,成为了文保和控保建筑的守护人。

一腔热忱,他全力传播古城文化

从一名绿化工到古城文保志愿者,这样的“跨界”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但谢勤国却说,自己从来不觉得辛苦,主要是自己喜欢这个领域,对于古城文物保护有着一腔热忱。也正因为这份热忱,他希望能为更多人介绍古城的历史文化,也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文保事业之中。从2018年起,谢勤国每周一都会在老年大学开课,并通过线上课堂讲述苏州历史。

不仅如此,多年来他还与同伴开展、参与近120余场公益讲座,向人们传播古城保护理念,让更多人了解苏州的悠久历史和璀璨人文。在谢勤国看来,唯有全社会都关心爱护古城文物,才能留住文化根脉,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谢勤国的无私、执着和对古城文物的热爱感染着身边人,其善行义举成为新时代的典范,先后荣获“姑苏好人”“苏州时代新人”“江苏好人”等荣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