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星期四
往事可追  故人可忆 殊途二者 相思始觉海非深 独立大女主搭情种霸总裁,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看进博会上最文艺展厅的溢出效应
第20/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11-05

殊途二者

◆林明杰

前些天,宋思衡在《鱼有梦》展上做了场音乐会。听着他的琴声时,我莫名想到一个问题:音乐和绘画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好像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在那长达千多年的历史里,中西方绘画主要都是在模拟现实景物,从自然界的花草山水飞禽走兽到人间百态。即使场景是虚拟的,造型是变异的,但人是人,花是花,依然可以清楚辨识。

然而音乐却没有选择模拟现实中的声音,而创造出了世间原本没有的声音。或许原始世界的声音本来就没有多少是入耳的。在蛮荒时代,野兽的吼声,风雨交加的声音,海浪拍岸的声音,乃至夜间虫鸣枭叫的声音,大多都是令人恐慌不安的,不值得去模拟。所谓的天籁,在蛮荒中求生的人听起来,也是森然的、孤独的、无助的。只有当人类文明发达后,免遭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后,躺在家里又软又暖的床榻上,才会优哉游哉地赋予天籁之音以美好的寓意。那就像是躲在被窝里看恐怖片。

音乐选的那条路是抽象的,旋律和节奏都不是世间原本有的声音,而是用心去想象和创造的。这近似于后来的抽象绘画,不描绘现实中有的事物。试想如果音乐也像写实主义绘画一样模拟现实,一部交响乐听下来,满脑瓜子都是锅碗瓢盆、风凄雨切、电闪雷鸣、娃哭娘嚎,更兼厮杀砍伐,枪声炮声冲击波声,更兼莺莺燕燕有病无病呻吟……怎生消受?

音乐之奇妙和伟大,正在于它创造了人间原本没有的声音,但这声音却又那么神奇地引领着我们愉悦、悲哀、亢奋、松弛、沉沦、升华……无形的它,已成为人类重要的精神调节器。

我这么赞美音乐之抽象,丝毫没有贬低绘画写实之功。在人类还没拥有影像技术的漫长年代,绘画为我们栩栩如生地传达着图像信息,那是文字无法替代的。你能用文字向一个从未见过苹果的人描绘苹果,并使之脑子里出现的图像与真实的苹果一致吗?绘画能。从教堂庙宇的宗教绘画,到文人案头的山水长卷,乃至集市上画影图形的通缉令,写实的绘画同样伟大地塑造了人类信息文明的重要板块。

我有点想不明白的是,大多数人能欣赏抽象的音乐,却欣赏不了抽象的绘画。为什么?

也许这正是我经常在讲述艺术时会提到的习惯性思维的困扰。我们已在漫长的历史中习惯于从绘画中获取具象信息,而不习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去欣赏诞生历史较短的抽象表达。

很多人不懂外语,但并不影响他们爱听外国歌曲;大多戏迷听戏也不是听唱的内容,而是听那味儿。抽象绘画何不也可以这样去欣赏和理解?笔触的节奏,点线面造型组合的旋律,色彩的碰撞……他们都能反映和影响人们难以言述的情感世界。

不仅艺术创作需要突破惯性思维,欣赏和理解艺术,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拓展自己的视觉感知的域度。有人常常嘲笑那些抽象名作如同自家孙子的涂鸦。其实啊,要分辨得出你家孙子涂鸦与名作的区别,那还真是门学问呢。可能会有人反将我一军:你能分辨?那你教我!我还未必教得了,就像陈景润无法教我理解一加一等于二。区别是我不会嘲笑陈景润。

学习艺术首先放下我执。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