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成
我读中学时,因为喜欢写作,梦想长大当作家,而点燃并推动我梦想的人,是程德培。
程德培先生于中秋节的前一天傍晚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而我认识程德培并亲切地叫他“小程师傅”,则是在我的中学时代。
那会儿,我求学于上海甘霖中学,是学生干部,也是校民乐队的组织者以及队长。有一天,我正组织校民乐队课余排练时,学生会辅导老师王志方带了一位个子不高、穿着工作服又很秀气的白面青年进来了。王老师告诉我,他叫程德培,是学校刚来的“工宣队员”,对文学很精通。
我当时朦胧知道工宣队是进驻学校做什么的,但小程师傅来学校后,对校领导相当尊重,也没在学校发动过学生斗老师,而且经王志方老师介绍后,对我特别关照,经常会在课后约我聊天,问长问短。
他推荐我读王维的《人间词话》,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等,更令我感动的,是他经常会借书给我看,他有两个要求,一是书不能折角;二是书必须一周内还。这两点对我来说相当容易做到。
令我欢喜的是,他借我的书里,会看到有相当多的批语与他写的读后感,几乎每页都有,特别是那些哲学、美术书,这对我一个中学生来说获益匪浅,也对书的理解更加深入。
一年以后,工宣队走了,但小程师傅的身影还是会经常在我脑海浮现。我曾经去他工作单位上海染化五厂玩过,沿着虹口区董家宅路一条泥泞小路,当闻到比较刺鼻的怪味时,便到厂门口了。小程师傅会亲切地来厂门口接我,还关心地问我学校情况,写了什么。
也不知过了多久,读统计的我进到了浦东高桥化工厂科室工作,科室统计工作月底月初比较忙,我看书的时间少了。我在报纸上不时读到他的评论文章,也应邀去过上海市作家协会。那时,小程师傅已经是《文学角》杂志主编了。他介绍我认识了评论家吴亮,知道我写诗,还特别介绍我认识了他的大学同学、编辑黄展,黄展对我写诗的指导令我记忆犹新,黄展有时会问,你怎么叫程德培“小程师傅”?当我把怎么认识小程师傅的经过一说,惹得黄展大笑不止,连说:“德培还当过工宣队?”终于,有一天,我也自豪地告诉小程师傅,我也成为一名作家了,而且是近万人的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第一位作家。
小程师傅,你虽然走了,但你的作品、人品将会继续指导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