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鱼水情” 守信的骑手 从木楼梯到电梯 在悉尼“炒酸奶”的上海小伙 一棵不老松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3-12-11

在悉尼“炒酸奶”的上海小伙

□丁汀

一款“炒酸奶”的饮品小食,火爆了悉尼的东木集市,继而发展到宝活“唐人街”夜市,多口味的选择,每每出摊便有队伍排起……忙不迭现炒现卖的是一位皮肤白净、笑容可掬的中国上海小伙子。深秋午后,来沪探亲的外甥小伙娓娓道来,逐一解开了我对他“炒酸奶”创业的好奇之结。

“炒酸奶”是将半流体状的酸奶加入草莓、西瓜、芒果等各种口味的原辅料后,放在冷冻的平面铁锅上快速翻炒,三五分钟后,凝结成比冰淇淋更好吃的糕片状酸奶后,便起锅装盘,13.8澳币(约合人民币65元)一份。

十多年前,外甥小伙随家人移居悉尼,对一个积极向上的上海小伙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他除了学习语言之外,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16岁时,和同学一起利用学余时间帮人家修缮庭院得了一笔在他眼里“巨额”的报酬6000澳元。之后,他还干过语言教员、学校后勤工,甚至送外卖。最后,他决定自主创业——摆摊现售美味轻食。起步时的“钵仔糕”、棉花糖、酸梅汤等几个品种,尽管生意不错,但受季节气候和同类摊档竞争的影响,打不开市面。后来,信息灵通的妻子发现了“炒酸奶”这个新商机,于是一合计,他便开始了全新践行。

小老板并不好当。首入悉尼东木集市成功后,再拓第二个宝活集市,却被管理方安排在二楼一处不起眼的市口,第一天的营收仅50澳元,连租摊位费都不够!沮丧之余他不气馁,积极“公关”管理方。好在集市公平的“市口轮换”机制,得以使他的“炒酸奶”一举成名。

在接受国内某网站记者采访时,他依然掩不住大男孩般的腼腆,但说起创业经历和展望时,明亮的眼眸分明闪烁着自信的光彩。一经传播,这位上海“炒酸奶”小伙的创业经历吸引了一大批悉尼唐人街的男女老少。眼看酸奶“炒”出了一点名堂,颇具老板意识的他便思量着拓展业务,开始计划向市口更好的第三个集市拓展。人手不够时,母亲也被顶了上去。眼下,他开始进入雇人、指导员工炒制技艺的发展阶段。同时,品牌意识促使他开始了产品注册、设计制作了自己的产品LOGO“有格”,为以后的扩展打下基础。

聊起未来的发展,我建议他以“炒酸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以后可以在悉尼开创一家中国餐馆或上海本帮菜馆。凭着他的踏实、善学及亲和力,我预感最终会成功:“十年后,我不希望看到你还是一个‘炒酸奶’的小老板。”他闻之一怔,须臾,满是自信地点点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