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在宋庆龄陵园王文娟墓前
这是成立两年多的绍兴市越剧团首度全员来沪献演。昨晚,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爱徒、“梅花奖”得主李敏领衔的越剧《孟丽君》亮相天蟾逸夫舞台。昨天上午,李敏带领年轻的王派传人来到宋庆龄陵园王文娟墓前,为恩师送上一束鲜花,寄去一份思念。
圆梦
“今天是老师97周年诞辰,我们都很想念她。”排演整出《孟丽君》是王文娟生前对李敏的期待,如今戏排出来了,她希望老师冥冥之中能看见,她说:“戏排迟了,真的是遗憾。但总算是圆了我的梦,还了老师的愿。”
因曾跟随尹桂芳学过小生,后又改回花旦,李敏身上兼具生旦双重气质,特别适合出演男扮女装的“孟丽君”。王文娟生前多次叮嘱她要将整出《孟丽君》排出来。
此次创排版本沿用了王文娟生前喜爱的1980年版本,“我们从唱腔、身段、表演力求还原当年版本,但在舞美设计和服装制作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接连数月“泡”在戏里,反复观看恩师留下的视频资料,让李敏时常觉得,老师仿佛从未离开。记得一次清晨睡到朦胧之际,她耳边听得一声呼唤“李敏啊”,那是老师亲切熟悉的声音,她顿时从梦中惊醒,眼泪无声流了下来。
师恩
早年间在福建芳华越剧团工作时,李敏要见老师一面并不容易,坐火车换汽车,路上需要一整天。但王文娟却从未忽略过对这位爱徒的指导。在这版《孟丽君》中,“书房会”是老师亲授的。那次是为了央视《璀璨梨园》戏曲演唱会的录制,演出前,李敏订了清晨第一班火车,下午抵达后拖着行李就往武康大楼赶。
“本来想着老师有午休的习惯,犹豫着要不要在客厅略坐坐等她,没想到敲开了门,老师已在等候,还特地吹了头发化了妆,换了一件花衬衫,衬得她光彩照人。”李敏一时搞不清状况,以为老师临时有事要出门,没想到老师就是特意换了衣服等她,让她感动不已。
想着李敏大老远来不容易,教戏时间又短又紧迫,当日王文娟还特地找了人来帮忙拍视频,并嘱咐爱徒:“有什么一时间学不会或消化不了的,可以拿视频回去反复看,揣摩角色人物、领略表演精髓。”这个视频至今在李敏手机的收藏夹里,这些年换了好几部手机,这些珍贵资料每次都是首先要被拷贝存入新手机的。
榜样
三年前,李敏作为人才引进加盟绍兴艺术研究院,并担任绍兴市越剧团的艺术总监。她如今也是别人的老师了,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恩师王文娟始终给予榜样的力量。
“记得跟老师学《春香传》,我被她那段朝鲜舞所惊艳,问她怎能跳得这样好,她告诉我,朝鲜舞是抗美援朝时跟随当地舞蹈演员学的。”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感染着李敏,“越剧本就是博采众长的年轻剧种,我们不能丢了这份传统和精神。”
2017年,王文娟和徐玉兰、傅全香一同获得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她带着单仰萍、王志萍和李敏三名弟子登台演唱越剧《追鱼》选段。那天她提前一小时就化好妆、换好衣服等候在台侧。李敏说:“那年老师都91岁了,我们担心她站不动,专门摆了椅子让她坐,但她执意不肯,她说一坐,旗袍就会有褶痕,登台不像样子,就这样一直站了一个小时。”这份对艺术的态度,让李敏铭记至今,她说:“今天的我们要如何传承艺术,怎样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老师早已做出了典范。”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