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3日 星期一
沪上荧屏明年将推出无障碍影视服务 弟子携作品来沪纪念恩师 “铁娘子”邢娜带病演秦香莲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3-12-20

“铁娘子”邢娜带病演秦香莲

筱文艳经典大戏首度亮相北京

昨晚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海淮剧团经典淮剧《琵琶寿》谢幕时掌声与欢呼声不绝,泪水在主演邢娜的眼眶里打转。台下的观众并不知道,上台前,她才结束了急性肠胃炎的输液治疗,化妆前手上还贴着胶带固定的棉球。

在上海淮剧团,邢娜是公认的“铁娘子”,小病小痛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不过这一次差点在演出前倒下,还是她进入上海淮剧团26年来的头一遭。

作为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的关门弟子,这次是邢娜第一次带着主演的大戏来到北京,且是筱文艳的传统大戏第一次在北京亮相,邢娜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不轻。她向团长龚孝雄保证:“我就是倒也要倒在台上。”

北京的剧组同仁和上海的同事们听说邢娜病了,第一时间送她去医院,群里几十条“娜姐加油”刷屏了。虽然面色蜡黄,化完妆、包完头,邢娜一下子变得光彩照人。大幕拉开,完全看不出她一点生病的样子。

这部去年新复排的《琵琶寿》,是筱文艳的代表作,她塑造的秦香莲这一形象,一经亮相便受众人追捧,深入人心。去年正值筱文艳诞辰100周年,今年又是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带着这部戏呈现给北京观众,意义非凡。

看着台下站起来叫好的热烈景象,邢娜想起了恩师曾经向她诉说淮剧晋京演出的艰难,那时候淮剧只能带着折子戏和其他剧团一起拼盘演出。筱文艳对她说:“孩子,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把淮剧唱到北京去。”

从《金龙与蜉蝣》到《武训先生》,上海淮剧团已经携五部大戏来北京演出过,这一次又新增了《琵琶寿》和《寒梅》两部大戏。邢娜觉得,冥冥之中,好像老师也在推着淮剧向前走,这一场演出的成功也终于圆了老师的一个心愿。

“《琵琶寿》展现了传统戏的再创造,更好地弘扬了真善美。”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伟明用了“精致”“唯美”来形容这部作品,演员的表演非常有光彩,他作为观众特别享受。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万素在淮剧中看到了戏曲的人民性:“特别有烟火气,我一听到老淮调,就热血沸腾。”不管是《琵琶寿》这样的传统戏,还是《寒梅》这样的现代戏,万素对邢娜的表演都称赞有加:“水袖、跪步等等一系列唱念做打,表达人物恰到好处,不是卖弄技巧,分寸把握得很好。”

尽管此前已经观看过众多秦香莲和陈世美故事的戏曲版本,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张之薇仍从《琵琶寿》中看到了淮剧独特的魅力,“我们谈到传统戏容易有人物类型化、情节简单化的刻板印象,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张之薇此前特地赴上海观看了《寒梅》,感受到现代戏曲舞台审美,这次在传统淮剧作品中更感受到了艺术的冲击力。

《琵琶寿》的演出结束后,台下的呼声此起彼伏:“希望多来!”“这么好的演员应该多宣传。”“淮剧传统戏不容错过。”看到如此多观众的支持,邢娜哽咽道:“北京很冷,心里很暖!”

驻京记者 赵玥(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