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外白渡桥 女孩与花(插画) 喝茶 在布罗莫火山观日出 八仙桌 巷子的尽头是花田 遛人
第14版:夜光杯 2024-06-04

八仙桌

毛雅莉

八仙桌是传之最久的中国传统家具之一。宋人晁补之《八仙案铭》有“东皋松菊堂,饮中八仙案”之咏。桌面四边长度相等,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遂称“八仙桌”。其形态方正,结体牢固,榫卯严谨,造型简练,仅用桌面、桌腿、牙板和横枨四个零件,就构成一张岿然不动的八仙桌。

在我幼时,有一年夏天,家里来了几个人给姑姑提亲。奶奶与姑姑忙活了两个小时,端出八凉八热的美味佳肴,整齐地摆放在我家的八仙桌上。爷爷叫来隔壁的三爷三奶,加上左邻右舍的亲戚,正好八人一桌席。来提亲的人一直夸赞奶奶养了一个好闺女,懂事乖巧;还夸赞姑姑厨艺好,做得一桌好饭菜。随后夸男方能干体贴,家庭和美——媒人嘴里真是抹了蜜。

中国人婚嫁自古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彰显其事须备大茶小礼,请三媒六证,好似唯有如此兴师动众方才顺乎情理,合乎礼制。人及成年,自然要男婚女嫁。那时,好像没有谈恋爱这一说,媒人牵线,如果“合八字”成功,便成就一桩姻缘。酒足饭饱,茶水相待,寒暄过后,送走提亲的人。一家人围坐八仙桌,听爷爷奶奶一番分析,姑姑也没有过多意见,基本算是同意。

姑姑出嫁时,我已踏进小学校门,喜庆的日子不容错过。回到老家,堂屋里的八仙桌摆满了各种糕点,有水晶饼、花生酥、江米条等清一色的甜食,喜事总是与甜蜜有关,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八仙桌的四周系上红绸子编织成的花朵,每张桌子上还铺垫着红色喜字,家里人来人往,喜庆热闹。

送亲去姑姑的婆家,堂屋摆放着一张新做的八仙桌,棕红色的油漆泛着光,桌上摆放着瓜子、花生、糖果,还有热气腾腾的甜酒鸡蛋,公公婆婆端坐,满脸喜悦,接受姑姑姑父的叩拜和礼茶。一时间,祝福和喜庆的话语在八仙桌上蔓延,见证了姑姑姑父喜结连理。如今,姑姑姑父生活幸福和睦,儿孙满堂。

八仙桌的入座秩序和菜品摆放都有学问。父亲说,八仙桌里有很多哲理和规矩哩,以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仅为偏座。在诸如春节、端阳、中秋等祭祖拜神,还有结婚、满月、做寿、乔迁等宴席上,年长者为主宾或位高权重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则按顺序坐偏座。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

爷爷奶奶必定是坐上席北边两张单独的藤椅上,侧边围坐父母及叔伯和婶母。我们晚辈坐在另一张八仙桌,自由随意。菜品的摆放上清下白,左荤右素,搭配有序。八仙桌如同我们的家庭成员,每一次过节,它从未缺席,也从未懈怠,默默无闻履行职责,记录和见证着全家人的成长与喜怒哀乐。父亲常说,做人做事要像八仙桌,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八仙桌俨然是情感的磁场,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把酒言欢,相互祝福,凝聚情感。过年团圆时,一大家人围坐两张八仙桌,在推杯换盏、美味佳肴间共庆新年,尽是家常,尽是深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