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三角GDP总量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7%
约占全国24.4%
长三角地区“万亿之城”达到9个
占全国比重超过1/3
1
科技协同
■ 完善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合作机制。首批15个联合攻关项目加快推进,5G毫米波芯片等研发取得突破,第二批28个联合攻关项目已启动实施。
■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了区域内科研设施27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余台(套),服务机构3100余家,有效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
■ 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在上海、浙江全域和江苏、安徽部分区域互联互通,累计申领企业超4600家。
■ 数字长三角加快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超66万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建设。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立16个产业(园区)联盟、13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支持相关城市建立18个在沪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2
制度创新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3年新推出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24项,四年累计136项,其中42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 推动“一网通办”平台迭代升级,已开通173项跨省通办服务应用,全程网办超700万件,40类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实现互认。
3
对外开放
■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扎实推进,24条进一步提升能级新举措加快落地。
■“中欧班列—上海号”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始发,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货源箱量占比达到86.9%,直接间接服务长三角地区进出口企业2000余家。
■ 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六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4200亿美元。
4
生态绿色
■ 2023年,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AQI优良率为83.7%,同比上升0.7%。
■ 2023年,区域59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93.4%,同比上升1.3%。
■ 2023年,长三角地区4个城市、14个产业园区入选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累计110个市(区)、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5
安全保障
■ 消费维权跨域共保,三省一市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40余万家、“长三角实体店异地异店退换货联盟”单位541家。
■ 沪浙联络线二期、沪苏联络线建成投产,提升两地间输配能力30亿方/年以上。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互济规模持续加大,进一步提高区域能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