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夏日晚上约上三五好友撸串,怎能少得了鱿鱼须。
不过,鱿鱼的保质期较短,很容易变质。有些商贩为了延长保质期,会选择用甲醛浸泡鱿鱼,这样不仅外观好看,“新鲜度”也得以延长。那么,夏季如何安全吃鱿鱼,如何判别鱿鱼是否被甲醛浸泡过?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钱韻芳作出解答。
鱿鱼体内自带少量甲醛
钱韻芳介绍,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甲醛。“加入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可增加鱿鱼的韧性和保水性,改善产品口感,使鱿鱼吸收更多水分,起到增重的作用。”她解释,“此外,甲醛有一定漂白作用,可以让深色鱿鱼变得更好看一些。”
记者查阅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甲醛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也就是禁止将甲醛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中使用。
“不过,鱿鱼存在内源性的甲醛。”钱韻芳指出,鱿鱼自身含有一种叫氧化三甲胺的物质,该物质本身没有毒性,而且还富有海鲜特有的香味。但是,氧化三甲胺在加工过程中会分解为二甲胺和甲醛,这就是内源性甲醛的主要来源。
“研究发现,除了鱿鱼,还有其他的海洋鱼类、虾蟹以及香菇等食品中也都会产生内源性的少量甲醛。”钱韻芳说,“因此,并不能说食品中检出的甲醛就一定是人为非法添加的。消费者也不用一看到食品中检出甲醛就很害怕,主要还是得看含量多少。”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头足类水产品》(NY/T2975-2016)规定甲醛含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千克。
选择安全规范的餐饮店
判断鱿鱼原材料是否被甲醛浸泡过,钱韻芳给出了判断方法,简单概括就是“一看、二摸、三闻”。
“一看”是指观察外观,正常的鱿鱼颜色应该是自然的,偏棕红色,而经过化学物质处理的鱿鱼可能会显得异常鲜亮或偏白,“像甲醛有漂白作用,处理的鱿鱼颜色会偏淡。”
“二摸”是指靠手感,正常泡发后的鱿鱼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如果手感过于坚硬或过于软烂,可能经过了不当处理;
“三闻”是指闻味道,正常的鱿鱼有一种特有的海鲜味道,如果闻到刺鼻的化学气味,应避免食用。不过,消费者从感官上的鉴别方法存在一定主观性,建议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质量检验的水产品。
当然,有些消费者会选择冷冻鱿鱼。钱韻芳说,如果鱿鱼一直是保持冻结状态的,没有发生腐败变质,那么从食用安全性方面考虑问题不大。然而,冷冻时间过长,鱿鱼会发生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等现象,导致口感、滋味、营养价值降低,所以即使没有发现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冷冻鱿鱼或其他水产品也不宜食用。
钱韻芳建议,尽可能避免食用路边摊的烧烤,“它们在食品新鲜度和质量安全上难以保证,外出就餐还是要选择安全规范的餐饮店”。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