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的一天,大宋朝堂上发生了一件让后人代代传颂的奇事:
仁宗皇帝赵祯正襟危坐在龙榻上,向满朝文武百官宣布此年的状元、榜眼、探花。仁宗话音刚落,榜眼、探花扑通一声,跪地磕头谢恩。可状元王拱辰既没下跪,也不言谢,直挺挺地站着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陛下把状元判给别人!”
金殿上百官闻言惊诧万分,皇上也给搞蒙了。询问原因,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刚好是我不久前做过的,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作声当上状元,我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败坏自己的节操。”
宋仁宗听后龙颜大悦,内心十分赞赏这个状元郎的诚实,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宋的栋梁之材。于是说:“此前做过类似的考题,说明你很勤奋,文章练得多。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立意独到新颖,论述深刻有力,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为了褒奖他的诚实,宋仁宗还赐名“拱辰”给他(王拱辰原名王拱寿),并立诏命他入职为官。
自隋朝设置科举制度,到清末废除,1300多年里共有文、武状元778名,没听说过皇帝钦点状元却要推给别人的。而这么多状元中,唯有王拱辰在史上有“诚信状元”的美誉。
我在敬佩这位“诚信状元”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下。目前,众多高考中榜学子都拿到了红彤彤的中榜通知单。大家沉浸在喜悦之际,最好想想王拱辰。尽管科举选官职,高考选学堂,但都是决定人生的第一步。即使考中状元,又该当如何呢?王拱辰告诉我们三条:
第一,除去侥幸。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凭自己十年寒窗的刻苦攻读是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确如王拱辰所说,有侥幸因素。刚好碰到练过的题目、刚好押题押中了、刚好复习对上了考卷的路子、刚好老师帮自己解过那道难题……考试的事情有时说不清,有多少个刚好也说不清,而有一条是清楚的:自己答题时的突然庆幸是真真切切的。考中了状元,考上了名牌大学,喜庆之余,我觉得要像王拱辰那样,除去侥幸。因为,人生一辈子,不可能都那么幸运,侥幸不可能让自己真正顶天立地。
其次,诚实做人。王拱辰说得好,如果他默不作声当状元,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从小到大他没有说过谎,不想为了状元郎败坏自己的节操。他把做人摆在了人生的首位,这是十分正确的。科举也好,高考也罢,都是为了做人做得有价值,都是为了努力实现人生追求的目标。面对状元郎,做人不诚实,人生的第一步就错了,所以,他宁可把状元郎让给别人,而不迈错人生的第一步。
第三,正直处世。封建社会,皇帝金口玉言。王拱辰被宋仁宗钦定状元时,仅十九岁。他自幼家境贫寒,少年丧父,很小就跟母亲一起挑起家庭重担。面对大宋皇帝,他敢言“不”,典型地反映出其正直的个性,这个品质影响了他一生。他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臣五十五年,始终正直处世,敢于为国为民直言进谏,受到四位皇帝的信任与重用,深受百姓爱戴。而正直的品质,是非常容易受到社会的挤压的。唯有从踏入社会迈开人生第一步开始,就正直而行,始终如一,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刚正的品质,才能最终赢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