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汪百顺 记者屠瑜)在普通手机电池表面印上某国际知名品牌标识,再包装出售,以次充好牟利。金山区检察院近日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贾某提起公诉。
2016年,贾某经营一家从事电池生意的公司,并开设网店售卖公司产品。其间,贾某收到不少顾客询问,网店是否有某国际知名品牌电池售卖。“这个牌子的电池需求量这么大,我要不也试着卖一点‘山寨’货……” 2022年,贾某打起了算盘。一块普通电芯成本只要4至5元,加工成品牌电池就能卖到10元以上,如此高额利润,让贾某最终决定开启“山寨电池”的生意。为了隐藏自己的“产业链条”,贾某没有选择在自家公司生产假冒品牌电池,而是找到一家加工厂。从别处购买电芯和带有某国际知名品牌标识的印刷设备,后将货物直接送到加工厂,再根据客户订单,给加工厂下发指令,将不同型号的电芯印上品牌电池标识,最后通过实体店铺、网店、微信等方式,把包装好的假冒电池寄给全国各地客户。不到一年,这间“小作坊”按贾某要求共加工输出了逾6万块假冒某国际知名品牌电池。
2023年6月,在沪开手机维修店的沈老板因业务需要,在贾某的网店购买了一批电池。到手后发现,这些电池和正版相比明显有质量问题,于是将这些盗版的劣质产品提供给了警方。2023年10月,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贾某等人有大肆生产销售假冒某国际知名品牌电池的嫌疑,将其抓获,并现场查获大量半成品电池、包装好的假冒品牌电池、丝印工具等。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贾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系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