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啥叫“嘴硬骨头酥” 哪里吹来“落帽风” 本帮菜馆个“响堂制” “第二课堂”小书摊 光明食堂搭仔M咖啡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4-12-01

“第二课堂”小书摊

◆ 钱红春

1950年,我刚刚读小学。埃歇辰光我屋里弄堂口对面人行道浪有一个小书摊。书摊包括几只宽约1米、高约1.8米个大书架,因为怕书架向前倾倒,所以是向后斜靠勒墙头浪个。书架面浪有一圈大约两寸宽个边框,从上到下有七八层放满小书个横搁板,间隔四寸左右。书架两边或者前头有几条板凳,借好书可以坐勒凳子浪看。

埃歇辰光个小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手绘连环画。是画家根据古今中外个名著、历史故事、神话故事、英雄人物传记等进行再创作,绘成一幅幅图画,再配搭一些文字讲述画面里个故事,然后出版。还有一种就是对放映过个电影剪辑影印,并有文字说明个电影连环画。至于为啥叫伊拉小书,是因为搿种书开面比较小,只有课本个一半,而且搿种书图文并茂,好人坏人一看就清清爽爽,就算勿识字或者识字勿多也看得懂,特别适合小朋友。

当时小书摊个老板是位戴眼镜个老先生,就住辣旁边弄堂里,背有点驼,看上去斯斯文文,待人交关和气。因为书摊就摆勒车来车往个马路边浪,有勿少扬尘,伊常常拿把鸡毛掸子勒书架浪掸来掸去,怕书被弄龌龊。从书店买回来个连环画,伊侪要先拿封面裁下来,用牛皮纸重新做封面,再用毛笔写上书名。买来个书有厚有薄,薄个就单本出租,厚个就分拆成几册。勿管是单本或者是分拆成几本,伊侪会用牛皮纸制作书套,并辣书套浪写明“上、中、下”或“一、二、三”等顺序。

伊一早就出摊,天稍微有点暗就收摊。收摊辰光,伊拿书架浪个书放到一只带轮盘个木箱子里,叠得整整齐齐,再拿撤空个书架背面朝外迭拢,连同几条木凳靠墙放稳,用油布盖好,防止半夜落雨,再用铁链条锁好,随后就拖仔木箱回屋里。碰着礼拜天,伊出摊会早一眼。

埃歇辰光租一本小书只要一分洋钿。为了少花钞票多看书,我常常搭同学或者弄堂里个小朋友轮流出钞票租书,再凑了一道看书,至于出钞票个人,掌握翻页个权利。我爷娘收入勿高,我平常呒啥零用钿,只好偶尔从爷娘拨个早饭铜钿里省一点,拿去租书。有辰光实在呒没铜钿,只要对爷娘讲是到小书摊租书看,爷娘总会拨我几分洋钿。因为搿能一来,我就勿会勒弄堂里奔来奔去,打打闹闹,就勿会碰痛或者闯祸,爷娘也好少操点心。

虽然看小书个大多数是住勒附近个小朋友,但是偶尔也会有大人来轧闹猛。我就好几趟看到有拉客个三轮车(类似现在个出租车)停勒小书摊旁边个马路边浪,三轮车工人利用等客人个辰光,租本小书坐勒自家车子浪看。

小书摊是我小辰光个“第二课堂”。我从书浪生动形象个画面搭简单明了个文字当中长了见识,也学到勿少课本浪呒没个知识,对我后来个成长有蛮大个帮助。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年前个事体了,但从小书摊浪看来个《鸡毛信》《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现在还是印象深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