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念琪
上海人把“学校”叫“学堂”。茂名南路从淮海中路到复兴中路只百米多,以前有两小学一中学共三所,这样的密度在上海怕是不多。
昔日的茂名南路第一小学近淮海中路,在133弄22号。当年不在上学放学时见学生进出,谁会想到弄堂里有学堂。其前身是周霖创办于1939年的华英女子中学,1940年改勤业小学。我的母校是175号茂名南路第二小学(今黄浦区卢湾二中心),位于茂名南路复兴中路东北角,原教诚小学,周文麟创办于1945年。我校与这条路上唯一的中学——红星中学(今清华中学)隔路相望,该校来自两校:1952年,俞云九1947年创办的弘毅中学从鲁班路丽园路搬到茂名南路144号;到1958年,与皋兰路17号原为英文学校、马仁如1938年创办的励志中学合并。
我读书的茂二不大。东北边是栋3层教学楼,北与171弄隔一墙,幸福了该弄同学,预备铃响进校不迟;东邻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学校南面沿复兴中路北拐到茂名南路校门一溜黑竹枪篱笆。西边沿茂名南路是音乐教室和体育房,这些房子沿路木板墙,路上能听见上课歌声;“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等越南歌曲,我就是在那学会的。学校操场小,冬天跑步移校外马路,从校门口到59号锦江饭店折返。
红星中学有两个门,常开复兴中路644号,茂名南路门放学开;教学楼呈直角形,立于茂名南路复兴中路西北角。1969年12月19日文化广场失火后,第二天经过红星中学,透过铁丝网格见操场上摊晒着从火里抢出的大米和米袋,不少米袋被熏得黑乎乎的。听围观者议论,大米藏在文化广场地下室备战备荒……
学校操场北有一独立洋房叫“紫藤居”,房主王蓉卿,他家另一住宅在我家隔壁163弄2号。王蓉卿之子王子贯先在法新社前身哈瓦斯通讯社,还介绍傅雷去当笔译,后接班父亲到上海东方汇理银行。王家有汽车,可老太太爱坐三轮车,这车与众不同,骑车人不在车前而是置于车后,以免坐车人在下风头闻到骑车人的异味。
不是住茂名南路的就都能上茂名南路的中小学,那时入学“划地段”。我读的第一个小学是复兴中路第一小学,第二个是永嘉路小学,第三个才回到茂名南路。后在《卢湾区志》读到:1966年到1977年,小学由街道管理,后重归教育局。当时进中学也“划地段”。同学有分到瑞金一路100号、不在长乐路的长乐中学,还有分到南昌路366号、我们叫“咸菜中学”的建申中学(今巨鹿路一小)。我的同事王玮,以配音美国电视剧《夜鹰热线》男主角杰克·基连成名,他住淮海中路国泰电影院对面885弄,倒是背着书包进了茂名南路的红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