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笔走龙蛇含瑞气(篆刻) 智慧快餐 归途 管乐梦 有一种年味叫春晚 春来不远 合唱团里的“百灵鸟”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1-26

管乐梦

陈再钧

说起上海金秋管乐团,在上海和外地小有名气。在上海世博会庆典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演中,在“上海之春”的音乐会上,在沪东中华97周年的华诞上,在山东、浙江等地的巡演中,在公园广场、山区县城、校园和各基层文化单位……到处都洋溢着雄伟嘹亮的管乐曲,是上海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一张名片。

管乐团缘起于一位从事文艺工作的退役军人陈惠康,一直坚持义务推行群众性管乐艺术普及、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工作。一次在公园的偶遇,让他萌生了组建一支管乐团的想法。2006年,他带头组建了上海金秋管乐团,并担任乐团指挥,乐队成员来自原部队文艺工作者和原各省市专业乐团演奏员及社区音乐爱好者,并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共建见习基地,共同参与排练和演出。经过近十年的辛勤和努力,现已打造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民间管乐团。

这是一支业余艺术团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乐团走进校园,向学生们普及各种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种类,还为学生们演奏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乐曲。高雅艺术进校园,既为学生们进行了音乐普及,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这些年来,乐团经常深入社区、校区、商区,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送去音乐。军歌串烧,如《我的祖国》《红旗颂》《保卫黄河》《歌唱祖国》等,已是乐团的常规演出曲目。更为可贵的是陈惠康还坚持着艺术创作,在上海世博会庆典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演中,由他自编的管乐曲《上海的世博会》《微笑的阳光》大获成功。

最让乐团满意的作品就是大家共同创作的《老上海弄堂小曲》,此曲由老上海风格音乐组成,用六支曲子概括了上海弄堂文化的变迁,体现了乐团的老伙伴们对时代的感怀和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陈惠康在繁忙的乐团演出间隙,与时俱进地创编各类节庆节点的交响管乐作品,如《江山》《唱支山歌给党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共筑中国梦》等。近几年创作了《我们的梦之声》《放飞梦想,我心中的歌》《金秋时光》《音乐的快乐》,改编了《我的祖国》《反法西斯歌曲联奏》《英雄赞歌》《地道战》《节日欢歌》《校园的早晨》《在灿烂的阳光下》《保卫黄河》《卡门》《康康舞曲》《红旗颂》《我和你》《凯旋进行曲》《光荣的凯旋》《北京喜讯到边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等乐曲,分别在演出中受到专家和听众的赞扬。

退而不休,陈惠康的管乐梦,越演越丰富多彩,按他的话说,起初就是“玩玩”,却玩得一发而不可收,曾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舞台总监的他,现在是金秋管乐团团长;对音乐艺术充满执着的追求和满腔的激情。陈惠康玩出了音乐和业余生活的一片新天地,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同龄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