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确诊顽固性便秘有了“好帮手”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也能回归健康生活 摘镜拥抱清晰世界 孕产妇感冒如何更快缓解
第13版:康健园 2025-02-10

确诊顽固性便秘有了“好帮手”

世界卫生组织对便秘的定义是排便相隔时间≥72小时,且伴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硬等症状。顽固性便秘指病程在两年以上,久治不愈。此病虽非致命性疾病,但毕竟每天要面对,吃得下、拉不出的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困惑,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也是造成心脑血管意外、肠梗阻等的重要诱因之一,而且高发于老年人群。

顽固性便秘大多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例行的肛门指检、电子肠镜、腹部CT扫描并没有确诊意义。医生基本上根据患者自诉及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对症诊治。

顽固性便秘主要是结肠慢运输及功能性出口梗阻,两者互为因果或兼而有之。从影像学上,确立是否有结肠慢运输的检查方法是口服一种像胶囊一样的示踪剂,内含20颗米粒状不透光物,连续5天摄腹部平片,诊断标准为72小时示踪剂≥4粒考虑为结肠运输功能缓慢(轻度),类推96小时为中度,120小时为重度,说明了5天前吃的食物还在肠道内。结肠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吸收水分,粪便在肠内变得干硬,加重了排便的困难。而功能性出口梗阻检查则要进行排粪造影,就是通过肛门内注入造影剂,在大型的数码胃肠上进行动态的、连续的视频摄片,观察排便时的出口性(直肠肛门部位)形态异常。曾有位30岁出头的浙江来沪患者,严重便秘史近10年。通过排粪造影诊断为盆底疝,此症是小肠、乙状结肠或网膜组织掉入松弛的道格拉斯窝(又名子宫直肠陷凹),严重压迫直肠前壁,造成排便的障碍。影像明确诊断后,一朝外科手术,解除十年烦恼。

目前,磁共振对顽固性便秘成因诊断方兴未艾,能全面多角度地观察排便时肠腔外的组织,与排粪造影相辅相成,是影像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而言,顽固性便秘成因颇为复杂,不仅仅是消化系统,还涉及神经、肌肉系统,影像诊断的参与,无疑为临床的对因治疗提供了部分客观依据,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谢禹昌(副主任医师)张贺越(主治医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