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确诊顽固性便秘有了“好帮手”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也能回归健康生活 摘镜拥抱清晰世界 孕产妇感冒如何更快缓解
第13版:康健园 2025-02-10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也能回归健康生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出现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伴有瘙痒、干燥甚至皲裂疼痛等不适。除皮肤表现外,银屑病还伴有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共病。全世界至少有1亿人受到各类银屑病的影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丁杨峰教授介绍,我国银屑病患病率约为0.47%,患者人数超700万,其中近六成患者病情已发展至中重度。患者里斑块状银屑病占八成至九成,临床上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治疗,轻度患者以外用药物为主,包括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以及中医中药,结合日常皮肤清洁与保湿,一般情况下病情可稳定,控制良好。中重度患者则应及时采用系统治疗来控制疾病发展。

多年来,银屑病病因被逐渐探明:在遗传易感性、免疫失调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炎症通路被过度激活,进而引发皮损和共病。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对炎症通路及免疫调节机制的深入了解,银屑病系统治疗迎来了新阶段,从传统的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到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IL-23抑制剂等),再到更新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如TYK2抑制剂、PDE-4抑制剂),精准的免疫学干预为中重度银屑病及其共病的控制打开了崭新局面。

以新一代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TYK2变构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片为例,通过特异性抑制银屑病关键炎症通路里负责介导信号传导的TYK2,阻断下游炎症反应,缓解疾病症状。因为是靶向疗法,相较于传统口服免疫抑制剂,减少了对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影响,在临床上展现出持久疗效和良好安全性。氘可来昔替尼片于2023年获批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并已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落地执行。

银屑病并非不可控制,科学规范的诊疗路径能够明显减轻疾病对生活和健康所带来的冲击。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已成为当今医学实践的重要方向。丁杨峰教授指出,患者应正确认识银屑病与共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配合医生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戒除烟酒。银屑病大多具有冬重夏轻的特点,在冬季所有的患者都应重视清洁与保湿,避免搔抓,因为搔抓容易破坏皮肤屏障,病情容易复发或加重。

加强对银屑病及其共病危害的认知,医生和患者携手推进前沿诊疗技术的应用,将创新药物与综合管理理念普及到临床,最终能使更多银屑病患者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切实的改善,重获健康生活的信心。 凌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