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汀
有人揶揄我:三九寒冬建凉亭,君之动力何在?言下之意,不适时宜。然而,我回:凉亭于小院乃庞然之大景,无论从审美角度,抑或其是否与小院氛围和谐,都有个“服水土”的过程。选在大部分落叶乔木已凋零的岁寒料峭之时,实乃建亭最佳调适期。
友人略惊愕,说:愿盼其详。其实,小院建亭乃吾之夙愿,时常沉浸在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诗情画意的情怀中,钟于庭院之美久矣。前不久,一则网上的凉亭广告成了我实施建亭工程的“导火线”,上网寻觅、比对多家凉亭信息之际,真是感叹“美丽乡村工程”的巨大驱动力。时下欲搭建一个院亭,已然一改过去须现场施工,泥水木作轮番操作,且旷日持久的繁琐模式。诸多木材大省如江西等,均已形成了凉亭组装件产业及上门安装服务,此举无疑大幅度刺激了用户的消费需求。
谈定一款可供6—8位围坐、寓意六六大顺的六角亭之后,支付了六千多元的总包价。物料俱备之后,选址倒是颇费思量,一亩地的小院几乎都被高矮不一的灌木高树挤满。既不能砍树,又不能建在显得突兀的草坪上……一时举棋不定。倏忽间,一句“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的话猛然提醒了我,便请来当地擅长绿化园艺的年轻工匠小王,共商选址大计。最终决定建在院子西南角,那是一片稍稍隆起的土坡,三面围树,一面紧靠隔离栅。左有老樟树,右有一棵常绿橘树,正前方是一棵虬枝横逸的桃树,右前方是一棵枝条上已花苞点点的红梅。站在一小片空地上,我的想象翅膀早已飞向了初春三月,桃花绽放的景象与前面一片绿油油的黑麦草坪相映成满院的春色。倘若能安坐在花树掩映中的美人靠上观春景、品香茗,那几乎就有了人间仙境之感……
当想象力转化为行动时,动力澎湃。紧接着,我请王工匠利用双休日备建材,先行修建亭子基座。有意思的是,王工匠在仅知亭围尺寸2.8米、图纸还没有发来的情况下,主动找建有凉亭的近邻讨教,计算出六角形基座的精确尺寸并完成了现场施工。
一周后,一大堆凉亭的组装件到位,两位安装工人仅花了大半天就顺利地竖起了亭子。我迫不及待地坐亭看景,新视角果然就有新风景:近处,亭台相望,黛瓦白墙,枯藤野蔓恣意攀爬,草坪上时有鸟雀飞停,发出欢快的啁啾;抬眼远眺,绿樟高耸傲立,苍穹辽阔……再过些时日,春光暖煦,万木苏醒,春享凉亭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