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复兴东路隧道电动自行车夜间越江通行明天启动 “蔬中第一珍” “乐游长三角”银发专列启程 “鲜到飞起”的时令美味来了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2-15

“蔬中第一珍”

王蔚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尽管经历着人生的低潮,但远眺漫山遍野的茂竹,想着可以吃到鲜嫩的竹笋,苏轼的心情豁然开朗。

又是一年春雷起,一夜春雨竹笋生。市场上那些沾着泥土的笋,被标为“雷笋”,归为春季的时令蔬菜,被誉为“菜王”,古人称之为“蔬中第一珍”。

竹笋主要由水、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矿物质组成,所以吃起来特别鲜嫩脆。常逛菜场,学会了挑春笋的“秘诀”。先看笋壳,色泽嫩黄为佳;二看笋肉,越白的越脆嫩,色黄的次之,色绿的弃之;三看笋节,首选节与节之间紧密的,其肉质才更细洁。

清代王士雄编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笋是“味冠素食”,“可入荤肴,亦可盐煮”。在上海人的餐桌上,冬笋基本上是用来煲汤或作为炒菜的辅料,只吃它的“鲜头”。春笋的吃法就随心所欲了。油焖笋、竹笋烤肉将浓油赤酱表现得淋漓尽致。切细的笋丝更是百搭,离了雪菜笋丝,大汤黄鱼肯定要逊色许多。笋丝炒鳝糊的做法很家常,鳝鱼肉质滑嫩,搭配竹笋的脆鲜,使得整道菜肴的口感变得更加丰富,令食客感叹“鲜掉眉毛”。腌笃鲜的主角肯定是春笋,这道菜据说起源于宁波,但早已被徽帮菜、苏帮菜、杭帮菜和本帮菜吸收为代表性传菜之一,更有着“春天第一菜”的美誉。

春笋汲取了寒冬的养分,在某个春雨滋润的夜晚破土而出。老辈人有“咬春”之说,笋块在齿间翻滚,春天的气息在味蕾上流淌。难怪擅长画竹的郑板桥会欣然作诗:“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新鲜的春笋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时令的馈赠。恰如白居易在《偶吟》中所写“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很多舌尖上的享受,不仅是品尝大自然的宝藏,更是开启一种快乐的生活模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