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想要伸个懒腰,却发现整个背部僵硬得像一块木板?久坐后站起来,腰背酸痛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老了”?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带来这样的体验,通常悄无声息地找上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让脊柱“越变越直”,最终失去灵活性。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长期下来会导致脊柱逐渐僵硬,影响活动能力。很多人误以为它只是普通的腰痛或坐姿不良引起的不适,结果拖了好几年才确诊。实际上,如果腰背痛持续三个月以上,晨起僵硬、活动后缓解,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强直性脊柱炎喜欢找上年轻人,特别是20—30岁的男性。虽然女性患者也有,但症状可能较轻,因此更容易被忽视。此外,它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很多患者体内都携带HLAB27基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携带这个基因的人都会得病,也不意味着没有这个基因就绝对安全。
强直性脊柱炎是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一种,指的是X光检查显示骶髂关节已有骨性融合(骨桥形成),说明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是包含多个疾病的总称,指的是主要影响脊柱、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如果X光还没看到损伤,但MRI(磁共振)发现炎症,患者就被归类为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一旦X光可见骨破坏,就可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何东仪教授指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致残率高,很多人因为不了解病情,选择忍耐,结果等到疼痛严重、脊柱已经变形时才寻求治疗,那时往往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一旦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尽早开始规范化治疗,以防止疾病进展,避免脊柱永久性强直。
过去,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段有限,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但这些药物无法阻止病情进展。如今,生物制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治疗格局。比如TNF-α抑制剂和IL-17抑制剂(如比奇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能够精准控制炎症,显著改善症状,甚至让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日前,比奇珠单抗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开出了上海的首张处方。去年9月,比奇珠单抗获批为强直性脊柱关节炎以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一线生物制剂。
除了药物治疗外,运动是“第二药方”。很多患者担心运动会加重病情,实际上,适度运动能够帮助保持脊柱的灵活性,避免僵硬恶化。游泳、瑜伽、普拉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长时间不动反而会让病情更严重。建议患者每天做拉伸、核心训练,配合专业的物理治疗,长期坚持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平时还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如适当补充高蛋白、高钙、抗炎饮食。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目前无法根治,但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管理,完全可以让患者过上正常生活。不少患者在坚持科学治疗后,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运动能力。强直性脊柱炎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忽视。科学对抗疾病,别让“僵硬”锁住人生。
凌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