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书兰
最近家中进行大装修,逼迫自己不得不把储物室堆积如山的杂物,认真地翻了个遍。
19年前从伦敦运回来的家私,包括窗帘、床罩、地毯等全部多了斑斑点点,还有一股霉味,当下决定送到洗衣店干洗,但回念一想,那些斑点霉菌能彻底洗净吗?不如扔掉吧?却又舍不得。还有多年以来到外地交流访问,带回来的大大小小纪念品,面对这些“无价之宝”可丰富我人生的行囊,打开它,足以唤起沉睡的记忆,那些多年前的人与事即如走马灯般,一一浮现,多有幸福感;但令人遗憾的是,发现有些已脆化、质变,有的自盒内取出,捧上手后,立即分解成碎片散落一地,面对此景,我怅然若失,毕竟每一样物品都留着我对人对事的情。
有一个旧箱子,收藏着我大半生的日记,朋友的信物,随着我漂洋过海,一晃40年,有自小学时,同学给我的圣诞卡、生日卡甚至是课堂上传递的纸条,今天打开来看,立即浮现当时的场景,多么温馨多么令人怀念。遗憾,由于时间久远,有些皆已长了蠹鱼,成为养书虫。我不禁自问,就算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修复好这些纪念品,它们又能与我相伴多久?不是已跟自己讲好了,要放下贪嗔痴念吗?
人生一路走来,所见的人,所遇的事,虽如浮萍过眼云烟,倘若留下了些许物品,哪怕是一张卡片或是一张纸条,总能睹物思人,勾起如丝如缕的点点回忆。但也是时候,需要且行且扔了,即使狠不下心来,始终也要有所选择。能在记忆里留下多少就留多少,留不下的就筛走。而我的记忆经过大脑筛选以后,总是甜美的,良善的,那些曾经被背叛的经历,早就随风而散。不知道大部分的人,是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