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芦芦
那个池塘,是盈川西村口的一个无名小池。也许,就是衢江在这里留下的一个小脚印。
小池四周,林木苍苍,野草丛生。由于天气寒冷的缘故,草木大多还没返青,看去有点萧索冷寂。
从小池旁去村里,要爬一个坡。每次走这条路,都感觉盈川的土名“盈川山背”,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因为盈川村就在前方的山背上。而我负责的“芦芦童心花园”农家书屋,就在小山背的“初唐风情街”西街口。
今日,正是去书屋有事,才路过了这小池边。
尽管最近天气特别冷,可毕竟是春天了,所以,一路上我都睁大了眼,就想遇到一道初春美景。
结果,我的目光,捕到了那个小池。而小池,并没有令我失望,因为在她的东北角,有一树梅花从高高的苇草旁探出了嫣红的脑袋。
苇草还是枯黄一片,看上去甚至有点灰头土脸、没精打采的。而从它们肩膀上探出的那个梅花脑袋,却是那么妍丽、明灿、俏媚、生动,在阴阴的天底,那小小的半树梅,分明就是个红彤彤、光艳艳的火把,一下子就把四周的景物照亮了。
发现了那俏立在苇草背后的梅,再看苇草,仿佛就连最枯瘦的芒,也变丰满了。
苇草下的水池呢?梅花的影子落进她怀中,霎时,那池塘一角,就像漂进了一朵红云。红云在水中荡漾,随涟漪层层扩散,整个池塘,仿佛都被染红了。不,奇怪,是被染绿了,因为红梅的倒影,把那一池水,衬托得更清澈了,更晶莹了。
春寒料峭,一阵寒风吹过,落梅纷纷。顿时,水面上泊满了一艘艘小小、小小的梅花船。
这一艘艘指甲盖般大小的红船儿,在那个无名小池的水面上滑动、飘摇,这下子,池水更绿,仿佛生满了春草,就像宋代晏几道在《生查子·落梅庭榭香》中写的那样:“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春景虽浅,有这半树红梅足矣。
我心满意足地叹息着,正欲离开那个小池,没想到,我的脚步,竟惊起了离我不远处的一只白鹭。本来,我并没有发现它,我的视线,全被那树上和水中的梅花缠住了。
白鹭一飞,我的“视网幕”,不禁被它撞破了,而且,这“破网”,不由自主地缠到了鹭身上。
我惊喜交加地望着那翩翩舞动的白鹭,一颗心,呼啦一下,就骑到了它背上,因为在这零下的气温中,我万万没有想到,还能与鹭友邂逅,而且,还是那么圣洁优雅的白鹭!
“你不是春天的精灵吗?这么冷,你怎么还守护着这个小池?”我轻轻问它。
白鹭没有回我,它正蹁跹远去。不过,它没有完全离开小池,而是在池塘另一角降落了下来。呀,那不正是池塘的红梅角吗?
一只雪似的鹭,扑闪着翅膀,缩起纤细的长腿,悠悠然空降在那一片梅花倒影、梅花落瓣中,于是,鹭更洁白了,梅更红妍了,池水则更碧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