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烟岚桃韵(摄影) 外婆 读报 低调之美 曹全之碑 春临江畔尝野蔬 我看见了他
第14版:夜光杯 2025-04-26

曹全之碑

米舒

东汉名臣曹全,字景完,甘肃敦煌效谷县人。其祖先为周朝姬氏,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山东菏泽),叔振铎遂改以曹姓。曹全出身于官宦之家,系汉初名相曹参之后裔。曹全少时聪敏勤奋,博学多才,精通谶纬之学,且有贤德与孝顺之心,在家乡有“重亲致欢曹景完”之民谚,讲曹全富有孝心,收养叔祖母,侍奉继母。因曹全有很好口碑,被授予郎中,后拜西域戊部司马。

当时疏勒国发生政变,曹全奉旨出征,“攻城野战,谋若涌泉”,最终将和德王“面缚归死”,战功显赫。曹全将部落贡纳的二百万钱登记造册纳入官府,因其清廉,举为孝廉,拜酒泉禄福长。因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曹全被授郃阳令,他以自己家产俸禄,购买米粮赈济残疾聋哑之人,又让长女桃斐制膏药治愈患者,并率众“兴造城郭”,安抚百姓,选拔有才之士。做到“费不民出,役不干时”,深得当地百姓拥戴。郃阳城在曹全治理下农业生产恢复良好,粮食丰收,“农夫织妇百工戴恩”。他被誉为造福一方的廉吏,智勇双全的儒将。

东汉中平二年,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等人发起为曹全立碑,这是当时为有贡献者立的一块颂德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全碑1165字。碑文记载了曹全对朝廷的贡献,赞美他少时聪颖好学,品行贤能孝顺,为官清正廉洁,舍弃家什,体恤百姓。《曹全碑》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迹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曹全碑》是中国四大汉碑之一,被誉为“隶中《兰亭》”。另三碑是《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曹全碑》出土于明万历初年,陕西郃阳县莘里村,碑文书法以娟秀清丽、方圆兼备、舒展超逸、流利灵动著称,《曹全碑》成为学习汉隶的经典范本。关于《曹全碑》书写者,一种说法是王敞,其依据是建议立碑者中,王敞排在第一。但关于王敞的书法,却无记载。在当时东汉书法家中能书写如此绝妙隶书者,只有蔡邕与钟繇,蔡邕隶书刚劲方正,钟繇隶书古朴庄重,而《曹全碑》的艺术风格线条圆润而清丽,显示阴柔之美,与蔡、钟书法风格大不相同。

后来,在民间发现一卷《曹全真迹》,该书卷落款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曹全碑》立于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两者相差16年。以内容与字体相比较,《曹全碑》的文字内容大多来自《曹全真迹》书卷,《曹全碑》的字体之妙,胜于《曹全真迹》。据后人撰文推测,《曹全碑》的真实书写者正是曹全本人,《曹全碑》比《曹全真迹》更为精美,是因为曹全在16年中书法更为精进。他功成名就后,属下王敞等人提议为曹全立碑,正合其心怀。

曹全书法之妙,据罗明端撰文考证,初唐书法大家陆柬之曾评誉“曹全极品”。在书卷上,历代官吏书画家鉴藏印有:陆柬之、王维、苏轼、米芾等,由此充分反映了曹全书法在历朝书坛之地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