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3岁的金山居民朱女士遭遇惊险一幕: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命悬一线。好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多科室迅速联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成功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回。
事发当天,朱女士因持续1天黑便,突然又呕血1小时,被紧急送到金山医院急诊。抵达时,她的血压降至危险的70/50mmHg,陷入休克状态。医生迅速展开检查,消化内科初步检查发现,朱女士十二指肠仅有少量咖啡样血迹,暂未发现其他明显出血点。然而,朱女士的出血情况却愈发严重,一次呕血量就达500毫升,还多次便血,生命体征不断恶化。血管介入科紧急行动,为朱女士进行动脉造影,仍未找到出血点。朱女士被收治进ICU,尽管接受了治疗,仍出现重度贫血、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危险状况。
危急时刻,急危重病中心主任申捷凭借丰富经验,大胆推测出血部位在小肠。消化内科胡静娴医生团队随即重点排查小肠区域。胃镜穿过幽门,深入到十二指肠降段时,出现了大量新鲜血迹,但反复冲洗也不见出血点。胡静娴继续将内镜推进约40厘米,到达空肠上端,终于在胃镜探测的极限位置,发现了一个2.5厘米大小的肿瘤,正是它在不断出血!
病因明确后,普外科马上接力,成功为朱女士实施了空肠肿瘤切除术。由于病情过重,术后朱女士又出现肠源性感染、脓毒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在急危重病中心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和精心治疗下,她逐渐转危为安,随后转入普外科普通病房康复,目前已顺利出院。
申捷提醒,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太典型,很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消化不良、腹痛、便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或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又或者属于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做胃肠镜等相关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