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听障小观众“上博非遗新体验” 《夫人如见》品湘剧 足不出“沪”游长沙 沪上博物馆日均活动超百场
第9版:文体新闻 2025-05-16

《夫人如见》品湘剧 足不出“沪”游长沙

扫码看视频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正举办。上海舞台“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近两日,秦腔、柳子戏、蒲剧等剧种参评演员不但在舞台上带来精彩演出,还纷纷举办观众见面会并走入学校推广普及地方戏曲。

湘剧传承韵味无穷

昨晚,由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推出的湘剧《夫人如见》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青年演员周帆凭借此剧来沪竞“梅”,她在剧中饰演谭嗣同的夫人李闰,年龄跨度三十余载,需跨越闺门旦、青衣、老旦三个行当,极具挑战性。

新编历史湘剧《夫人如见》,以李闰的传奇人生为蓝本,通过“两地书”“丧夫痛”“翁媳怨”等六场戏,展现其从封建闺秀成长为觉醒女性的心路历程,凸显湖湘儿女敢为人先、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 湘剧《夫人如见》特邀编剧罗怀臻创作剧本,“夫人如见”四字源自谭嗣同写给李闰书信的开头,饱含深情。

湘剧拥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湖南本土重要地方大戏剧种,高腔、昆腔、低牌子、弹腔四大声腔体系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基因。湘剧的传承并非简单的技艺复制,而是文化基因的当代激活。为精准把握角色,周帆和主创团队多次前往浏阳采风,探访谭嗣同、李闰的故居与墓地,在史料与艺术的交织中提炼人物精神内核。

为达到“既传统,又现代”的表演风格,周帆从人物本身出发,既保留程式化的古典韵味,又在情感表达上力求真实感人,设计了很多符合剧中人物的形体动作,将李闰的柔情、隐忍与觉醒层层传递。在“十哭”唱段中,周帆以颤抖的声线、浓烈的情感,将李闰对丈夫的深情、对命运的抗争、对时代的呐喊融为一体,“女性觉醒”主题也与当下“她力量”的社会思潮形成共振。

长沙旅游提前“入戏”

让市民观众惊喜的是,演出现场,他们不但领略了湘剧“夫人”的美,更沉浸式体验了足不出“沪”游长沙。剧院前厅,“湘沪携手 畅游长沙”2025长沙文化旅游上海推广展示活动营造浓浓氛围感。别开生面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婉转动听的琵琶弹奏《十面埋伏》、匠心独运的湘绣、栩栩如生的长沙剪纸,让人提前“入戏”。

“湘沪携手·畅游长沙”主题线路和“美丽中国行·入境游沪湘”主题线路展板前也人头攒动。沿着老长沙寻踪游的线路,可以嗦碗长沙特色米粉,踏访橘子洲头、岳麓山感受红色基因与千年文脉,行走在市井街巷的青砖板路,与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开时空对话,到剧场听一曲湘音汉韵……有观众在认真“做功课”,计划着要带海外的朋友领略下上海、长沙两地的不同风采。借助240小时免签入境利好政策,长沙加强与国内入境旅游热门城市的多维互动,借助“二次引流”,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二站。

当晚的互动抽奖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不少市民观众拿到了长沙日历、铜官窑冰箱贴等特色文创产品,来自长沙的酱板鸭、茶颜悦色零食、墨茉点心局的点心也让好吃且会吃的上海人倍感贴心。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