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啥也不想吃,肚子胀胀的,人没力气……”这是盛夏常见的问题,老百姓称之为“苦夏”。中医认为,这是脾胃被暑湿所困的表现,夏季暑湿当令,湿热困脾,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加上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心火偏旺,消化功能自然下降。现代医学证实,高温会抑制消化酶活性,减缓胃肠蠕动。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厨房里的葱姜蒜、山药、莲子等常见食材,只要搭配得当,就能顶半服药,是调理身体的好帮手。
夏季开胃推荐三款食疗:荷叶饭由荷叶、糙米、糯米搭配腊肠和香菇等蒸制后食用,荷叶性平微苦香,升发清阳、化湿开胃。决明子桑葚茯苓老鸭汤适合暑天上火、眼干、便秘者,其中决明子清肝明目,桑葚补肝肾,茯苓健脾,老鸭滋阴,都是补益佳品。太子参薏米白扁豆龙骨汤补气祛湿,龙骨即猪脊骨滋阴,太子参、薏米、白扁豆健脾,适合体虚者。还有三款茶饮可视情况饮用,酸梅汤生津开胃,薄荷生姜水解暑热防“空调病”,三豆(黄豆、绿豆、黑豆)饮消暑补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不可当饭吃,西瓜、火龙果属于寒凉性水果,每次食用量控制在成人拳头大小,尽量在上午食用。凉拌菜加入蒜末、姜汁或花椒油等温性调料来中和寒性。不能因追求清淡就只喝白粥,建议在粥中加入鱼片、山药丁、青菜末等食材,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满足清淡饮食的需求。饭后别急着躺平,散步片刻,帮助脾胃“升清”。空调温度以26℃为宜,给脾胃留点阳气。每周一次素食,比如用薏米、莲子、百合、山药煲一锅素汤,让脾胃“放个假”。总之,根据时令吃对饭菜,就是最好的养生。
杨帅欣(上海凤礼堂中医门诊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