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半亩塘 茵莱湖之晨 一次始料未及的“出圈” 陆小曼二三事 香烟壳子 山沟沟里的父亲
第14版:夜光杯 2025-10-13

陆小曼二三事

张孙玮

陆小曼是我母亲吴兰的远房表妹,比我母亲小一岁,籍贯常州,出生在上海。本文分享一些我所知道的关于她的小事。

我母亲的舅舅谢霖从日本学成归来,成为中国在国外获得注册会计师身份第一人。那时正值晚清政府为了方便对外经济结算,决定在上海成立国家“交通银行”,我舅公成为创建交通银行元老之一。我父亲入职交通银行后移居上海。我母亲与小曼表妹交往不多,只是通过亲戚间的交往了解她的一些情况,而更多的是通过报纸新闻风闻她的种种遭遇。

通过亲戚之间的口耳相传得知,陆小曼幼年有英国专职女教师为她教授英语、传授礼仪,举手投足风姿绰约、仪态万方。当年的她让年轻的徐志摩无法忘怀,尽管家族里保守传统长辈们纷纷反对两人的结合,但两位年轻人决心结合在一起,家人也无法阻挡,所以渐渐与之疏远。可惜徐志摩竟遭飞机失事而意外造成天人相隔,陆小曼命运起伏跌宕、颇不如意。家中族人都感知的是,经历如此意外、情感挫折后,陆小曼的生活态度变化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考虑到陆小曼的才华,聘她为上海文史馆的馆员。她在经济生活上一个来源便是文史馆所发工资及奖金,折合如今的1.5万元左右。文史馆先后聘有1272位(截至2024年12月)馆员,陆小曼作为其中一员,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作用。虽无什么文史巨著,但她的口才出众、表述清晰而风趣,给人印象深刻。

在陆小曼个人生活上,她有个小名阿锦的吴姓表妹,个性活泼可爱,同样喜欢京戏,喜京腔京韵,加上音色甜美,因此与陆小曼颇有共同爱好,便长期居住在一起,表妹照顾其起居生活。阿锦表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被陆小曼视为自己儿子一般。其中的弟弟与我要好如兄弟。我出生在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常州上中学,也住在吴氏中丞第。当年的中丞第是个坐北朝南的五进豪宅,其大门坐落于东西通衢的麻巷,宅后是一个假山层叠、花木布局自然流畅的私家花园,景观奇妙,大树参天。后花园有个后门通向当年名叫“白马三司徒”的小巷。如今网上有说陆小曼曾回常州中丞第小住,出入于白马三司徒,虽然并没有说错,但易让人费解。其实是“中丞第”的前后门跨于两个不同街道罢了。

十多年前,我这位表弟带着一幅陆小曼描绘大炼钢铁的工笔画作来杭州找我,希望我帮助他变卖此画。我陪同他去西泠印社拍卖行估价,可拍卖行对此并无兴趣,估计这作品对他们而言只是小Case吧。于是我又陪他去海宁市徐志摩纪念馆,他们观看此画后很感兴趣,开价8万元愿意收购。我当时认为,将此件作品交给纪念馆保存无疑更为合适。表弟为感谢我,赠送我一个男士佩戴的玉石佛像,我暗暗猜想,这会不会是陆小曼第一任丈夫王赓留下的纪念品?我在美国留学时,知道王赓先生曾经留学美国西点军校。与陆小曼离婚后,王赓先生未再婚,并赠送礼物祝贺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成婚。这个佩饰我一直珍藏至今。

岁月匆匆,上世纪的一代名人墨客已成历史人物而远去,他(她)们有的严厉刚强,有的慈爱仁厚,有的有着深藏不露的特质,有的至今令人难忘,时常想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