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望江东·赏月 天心月圆(书法) 我与鸭绿江路 不屈的白杨 菊花黄时来饮酒 屋檐上的瓦松 拉斯洛的熟悉与陌生
第11版:夜光杯 2025-10-25

我与鸭绿江路

郜峰

今年5月10日晚上,我和朋友在溧阳路601号聚餐。听朋友说,这里以前是九龙宾馆,再之前呢?恍惚中我感觉这地方很熟,是不是叫鸭绿江路呢?脑海里不断翻腾着记忆的碎片。

20世纪50年代,我妈妈在位于武进路85号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现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所在地)工作。1955年,妈妈怀了我,为了上下班方便,在鸭绿江路与溧阳路交界的地方借了房子。妈妈当时39岁,是高龄孕妇;又刚生了场大病,身体非常弱。妇产科不少医生都感到危险,建议终止妊娠。亏得医术高超的郭守慰医生愿意承担风险,支持我妈妈,我才顺利地降临人世。

我出生后,全家搬到了嘉兴路。我在嘉兴路生活了30年,把嘉兴路、哈尔滨路、武进路、海伦路、溧阳路、山阴路、欧阳路串成了一条人生的成长线。许多年后我才知道,虹口曾经商贾文人云集。

1979年,在我妈妈的支持下,我放弃了工厂的饭碗,考进复旦大学。1985年底全家搬迁去了新居。

妈妈后来告诉我,她怀孕时租借的那间房子沿马路二楼底下是一家烟纸店。1985年时,这条马路还在,这家烟纸店还在。

第二天,我突发奇想打开电脑询问AI,没有得到准确回复。于是,我去找大学校友寻找当年线索。我们班同学有6名来自虹口区,查了老户籍档案后,得知我出生前家里借住的房子是鸭绿江路141号。校友还给我提供了当年的老上海地图,在地图上我终于找到了鸭绿江路,是连接周家嘴路和海宁路的一条不长的马路,与溧阳路交界,边上还有座鸭绿江路桥。不过,这一切到20世纪90年代就消失了:马路拓宽成周家嘴路,那座桥的名字也改了,只有从这里流过的虹口港俞泾浦还在,日复一日潮汐流转。巧的是,当年的鸭绿江路141号、我的出生地,就是今年5月我和朋友聚会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

沧海桑田,40年来上海发展真快。我曾经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工厂都随着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和人口变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广厦、文化地标……难以忘怀的是城市更新中许多风土人情和文化的传承,那里有许多我们珍贵的记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