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暖冬(水彩) 自证的枷锁 包馄饨 《达洛卫夫人》的回声 老邻居 洁白芬芳“白玉兰” 陆澹安与郑逸梅的最后一面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26

陆澹安与郑逸梅的最后一面

吴南瑶

眼前是一本充满时代印记的学生练习簿。封面上印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学生,肩挎一把带刺刀的钢枪。虽是横线稿纸,使用者却依然循着旧式习惯,将本子竖过来,从右至左、自上而下,虽是圆珠笔草书,却不失娟秀齐整,一笔一画记录着一位八旬老人每日的起居作息、友朋往来与家常琐碎。

这是陆澹安1980年的日记。3月26日那一页写道:“下午二时,逸梅来,带来马力所购《小说词语汇释》一册,乞余题字。余乃另取一册,题字赠逸梅。”谁也不曾想到,这竟是澹安公生前最后一则与友人往来的记录。次日的条目,只留下孤零零的日期序号。3月27日,这位笔耕不辍的海上文人不慎在下楼时跌倒,生命遽然而逝。郑逸梅小陆澹安一岁。二人因南社、星社而结缘,志趣相投,曾一同参与创办大经中学,一生往来频繁。谁又能料到,这一次寻常的求书题字,竟成永诀。

陆澹安晚年倾注心力的《小说词语汇释》与《戏曲词语汇释》,堪称其学术生涯的巅峰。他题赠郑逸梅的《小说词语汇释》初版于1964年,由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皇皇数十万言,收录宋元话本至清代小说中的俗语词语八千余条,在没有电脑检索的年代,这样的工作全凭博闻强记与深厚积累,可见作者所下功夫之深。

《戏曲词语汇释》则是前者的姊妹篇,为陆澹安未及亲见出版的遗著。在这本日记的3月1日条中,记有:“旧历元宵,下午,写信致李国全,附《戏曲词语汇释》前言篇,但未寄出。六时,换纱布,八时,看电视《龙潭底来的人》,十时半寢。”其中“戏曲词语,千百年之积淀,非细加梳理不能明其妙趣……”这篇直抒胸臆的序文,也是澹安公留在人世的绝笔。

两部《汇释》凝聚陆澹安数十年心血。他自小爱好古典文学、戏曲与小说,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从不满足于浅尝辄止。郑逸梅曾感叹:“澹安治学之严谨,实为吾辈楷模。一词一句,必追根溯源,绝不妄下断语。”尤其在那些漫长的凛冬岁月,身处特殊年代,他仍埋首故纸堆,凭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定力与毅力。痛失挚友后,郑逸梅在多篇文章中强调这两部《汇释》的价值,誉其为“澹安先生毕生心血之所萃,后学研习古典小说戏曲之津梁”。

郑逸梅少陆澹安一岁,今年适逢其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自幼陪伴祖父、最得其偏爱的孙女郑有慧,近年亦致力于整理出版祖父遗稿与书信。可惜,翻阅新近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逸梅日记》时,未见1980年条目。

早在2010年,陆康便为祖父整理出版了《澹安日记》,其中收录了澹安公1910年至1943年间的日记,殊为难得的是,这一时期的日记均以毛笔书写,笔触间可见民国文人承前启后的独特书风。本文开头所提及的那本薄薄练习册,正是除《澹安日记》之外,澹安公1949年之后的日记散页,目前亦在整理中。

陆康回忆,自有记忆起,常有祖父的各方好友来访。早先,客厅里会挂有祖父收藏的书画,隔一段时间还会替换。有一位公公每次来,常会掏出一本小本子,看到会心的句子就会抄录,这位公公就是郑家逸梅公公。他还曾逗陆康说,你的叔祖陆石年晚睡觉,你祖父则喜欢熬夜工作,到了白天(上午),叔祖父出门,祖父则在家睡觉,所以小偷是没法到你家偷东西的。到了特殊时期,与祖父交好的老先生们境遇多艰,家中客厅不复往日热闹。但每到周末,郑家公公必定会来陆宅,借书还书。两位老人相对而坐,一边翻阅古籍,一边切磋学问,是陆康记忆中那个荒芜年代里难得的温暖画面。

仿效祖父治学行事之风,陆康也有收藏信笺手稿的习惯。前不久,陆康找出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移居澳门后,郑逸老寄去的十来通信,其中,夹杂着一份誊抄得清清楚楚的郑逸梅1990年年谱,是当年郑逸老拜托陆康发表于澳门日报上所用的原稿。陆康欣然将之还给了郑有慧。手捧年谱,郑有慧感慨万千:“这是家父的字迹,而祖父正如年谱所记,每日都是那么忙碌、勤奋。”同样老而弥坚,郑逸老曾和周围朋友说:“我每天写四千到五千字,如果哪天不写,就是我走了。”1992年7月6日上午,九十七岁高龄的郑逸梅完成了一篇七千多字关于潘天寿的文章,当晚因脑梗送医,四天后与世长辞。郑有慧说:“我相信,发病前他自己心里是有点感觉的,所以那几日他一直在写。祖父和澹安公公一样,他们真正做到了写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澹安公去世后,其长子做主,将澹安公所藏4000余册精选的藏书、碑帖捐给了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而在此之前,被请到家中帮忙代为整理的就是郑逸梅和钱伯诚。

郑逸梅曾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淡泊明志,安贫乐道。陆澹安与郑逸梅虽术业殊途,却同以“磨墨人”自居。学林或许寂寞,但遥想二老鬓发飞雪,不舍昼夜于灯下疾书的身影,便知恪守本心,远离是非长短,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直至生命尽头,便是文人风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