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问心,市一医院里的党史课这样上
第72版:社会 2021-07-05

问心,市一医院里的党史课这样上

蔡诗诗

上图:“问心时分”系列教育讲座已举办26场次。

左图:市一北部急诊党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言。

撰稿|蔡诗诗

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实效,做到解决问题见行动、人民群众得实惠,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市一人“公溥仁心、济世臻程” 的初心使命相结合,奏响全院党史学习教育“主旋律”。

“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磨刀石”、动力源。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功夫,抓好一个“实” 字,结合一个“情” 字,为群众解忧解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市一医院党委书记冯运介绍,医院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用好综合性百年老院的历史积淀,推动学习教育与医疗卫生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教材,形成一批特色党建品牌、精品典型案例、创新温暖服务,真正做到“学深”“用活”“入心”“走实”。

筑“最美” 党建品牌矩阵

自2020年起,市一医院以抓好党建工作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 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展现党支部和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鲜活实践。医院37个党支部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着眼群众就医防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创建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党建品牌。

“当时的我早已理好行装,就待一声令下。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国家有难,我就必须站出来,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 在市一医院行政综合党支部举行的“问心时分”系列教育宣讲第十七讲——“致敬平凡” 主题党日活动上,援鄂党员正为现场党员们讲述着自己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

作为市一行政综合党支部的“最美” 党建品牌,2018年,在院党委支持下,由党政综合办牵头,南部十个支部200多名党员及部分科室群众共同参与,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主题的“问心时分”系列教育宣讲活动,依托医院和社会院校、区域党建资源,组建20人讲师团开展多题材理论授课、时事教育、情景党课、行进式党课和红色路线参观及多形式区域化党建联建活动。四年时间里,“问心时分”系列教育宣讲已举行了26场活动。

市一北部急诊党支部的“你我同行志愿者,促进急诊‘一体化’”也是矩阵中的“最美” 党建品牌之一。“聆听一个革命故事润‘初心’,阅读一本红色书籍捂‘初心’,参与一项公益活动践‘初心’,朗诵一篇爱国诗篇葆‘初心’,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忆‘初心’。” 支部书记李彤说,品牌以“五心” 活动为载体,以急诊科特色为主题,结合临床成批伤抢救、每月健康小屋讲座、“医+1” 志愿者服务、坚持33周年的孤老义诊等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和医生的身份感和责任感。

立体帮扶啃“最硬骨头”

“当揭开白纱布时,我第一次看清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感激你们在我黑暗的世界中出现,让我重见光明。” 这是遵义市汇川区特殊教育学校一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姐妹写给市一医院眼科的一封信。此前她们几乎双目失明,世界紧靠一丝微弱的光支撑着。

2020年8月,在前往遵义市汇川区人民医院为患者义诊期间,医院对面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引起了市一第七批援遵眼科医生的注意。姐妹花方方(化名)和兰兰(化名)就是在那时候发现的,市一眼科携手公益基金为姐妹俩提供免费复明手术。如今,她们的视力已从0.06恢复到0.2,日常生活的自理已不再是奢望。“自去年10月起,眼科光明行活动三次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累计筛查500多位小朋友。针对符合爱眼公益行动救治条件的学生,将进行公益基金资助,并在遵义当地医院实施手术。” 市一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眼科支部书记刘堃介绍。

自2017年起市一眼科先后派出8批专家赴遵义开展医疗援建、学术交流、义诊活动等立体式精准帮扶。5年来,在一批又一批市一援遵专家的帮助下,遵义市眼科临床中心成功建立,并已能独立开展多种眼底高精尖手术,提高了医疗帮扶的广度和深度,留下了硬核医疗技术与慈善公益基金,打造出沪遵协作新样板。

2019年12月4日,经过近10个小时车程周转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团抵达了云南德宏陇川县,即将完成交接的市一第19批、第20批医疗队队员和特别为这次义诊派出的市一五个特色学科科主任等近20位上海专家组成义诊阵容,3小时为300多人提供了医疗咨询服务。

早在2010年,一批又一批市一援滇医生接力出征,近十年来,市一医院派出的援滇医疗团队以身体力行的帮扶,改变当地医疗质量。据介绍,2016年5月至今,市一援滇医疗队成员在陇川县人民医院三年间累积开展手术例数近5000台,接诊患者接近2.3万人次,为陇川县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医生们也不断加强对当地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定制“最暖” 服务

在松江区医疗卫生行业有这样一张靓丽名片——市一医院“循浦江之源·筑公济医魂” 党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市一医院联合区卫健委、区医学会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7年开展“专科疾病为抓手、科室主任总牵头、骨干医生广参与” 的“循浦江之源,筑公济医魂” 医疗公益志愿服务,为区域百姓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将疾病预防的理念不断向纵深发展。

家住新浜社区的慢病患者陈阿婆在一次义诊活动中,得到了市一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宋滇文团队的细心诊疗和咨询服务,在儿女的帮助下,陈阿婆还添加了宋医生的微信,遇到用药和随访问题总能得到医生及时耐心的解答。据介绍,每次活动前义诊专员都会与社区取得联系,预先进行详细的沟通和需求征询,根据反馈派出科室主任、骨干医师和优秀青年医务人员等资深专家,力求将居民的体验感“拉满”。

按照“一个专科团队一个志愿特色” 的原则,“循浦江之源,筑公济医魂” 医疗公益志愿服务覆盖了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心理科、护理专业、妇产科、心内科、医学超声科等8个专科领域。7年来,党员志愿服务已成为“市一人” 新的习惯。

泌尿系肿瘤科的“呵护玫瑰”项目是市一医院护理部今年“为民办实事” 系列项目之一。部分项目自2014年起便已开始孵化,经过长达7年的孕育,现已初具规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强调,医院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实效,做到解决问题见行动、人民群众得实惠,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