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信息 一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
第78版:艺术 2021-07-05

一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

王悦阳

《资本论绘本》作品之一。

撰稿|王悦阳

这绝不是我个人做了什么,而是一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资本论绘本》,是83岁高龄的中国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在耄耋之年的又一部扛鼎力作。六十幅画面,气势恢宏,气韵生动,气格不凡,用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笔墨语言,诠释了马克思经典《资本论》三卷的宏篇大意。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图解,而是一种对人类智慧经典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解读与艺术化的表现。

众所周知,戴敦邦先生从艺七十余年来,多数以古典题材为主,谁承想年过八旬,且已损一目的他在艺术生涯的晚年,竟然把创作目光投向马克思的煌煌巨著《资本论》,且现代题材、外国题材,并非其一贯擅长的绘画内容……一开始宣布这一决定,家人、门生、友人等不解者甚众,对此,一向坚持自我的戴先生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两百周年,此时开始动笔,恰逢其时,按照计划,三卷本的绘制工作将在2021年初全部完成,恰好以此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这是一位生于旧时代,成长于新中国,成名于改革开放时代东风之下,深切感受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国老艺术家,对党的由衷敬意与深情最深切且具体的表现。况且艺术本来就是一件“与自己过不去”的事业,只有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挑战自我,完成一个又一个创作题材,才是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在政通人和的好时代,所应具有的担当与使命。

三年来戴敦邦先生筚路蓝缕,孜孜以求——每天清晨三点半就起床,抓紧分分秒秒绘制,一直要工作到晚上,绘画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除了阅读原著,更参阅大量历史资料与研究著作,写下了厚厚一叠笔记与摘抄,为了能用绘画艺术语言与图像、人物、场景关系的描绘来诠释马克思书中的奥义,戴先生更从历史照片、西方绘画、纪录片甚至杂志、报纸中寻找所需的创作元素,选择最恰当的场景与人物加以表现,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最终六十幅作品一一呈现于世人眼前,这才令之前有过不解、怀疑甚至劝阻的身边人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震——又一部属于“戴家样”艺术经典,且不同于以往任何创作的艺术精品诞生了。

综观整套作品,画面形象生动,人物表情传神,色调统一且细节丰富,耐人寻味。绘制在带有深色底纹的蜡笺上,构图为全景式,辅以赭红色调,充分发挥中国绘画独有的线条艺术的魅力,同时,大块的浓墨渲染、烘托出沉重的历史感,并借鉴西方绘画的透视与造型,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场景,组合在一起,汇聚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近现代史,充分体现了凝练、厚重与深邃的艺术效果,令人震撼。

作品完成后,戴敦邦先生第一时间将其捐赠给其工作、教书了几十年,怀有深厚感情的上海交通大学,使得这套精彩、深刻且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得到更有效的传播、普及与解读、研究,据统计,光是新华社为其制作的融媒体,阅读量就高达132万。从众人的疑惑不解到一片赞扬,高风亮节的戴敦邦先生始终谦虚谨慎,不忘初心,他由衷地提出:“这绝不是我个人做了什么,而是一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体现了一代老艺术家回报时代,回报祖国,讴歌中国共产党的赤诚之心,也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实际行动,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27向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中所指出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