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陆公好蛇
第76版:专栏/前廊众生 2021-07-05

陆公好蛇

胡展奋

胡展奋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喜欢历史,酷爱大片

我们这帮凡夫俗子中竟有这样的擒蛇奇才!

标题从“叶公好龙”化出。不过,“陆公”倒是实有其人。他叫陆玉明。当年安徽,我们同期进厂。

皖南多蛇。有个青工抓了一条菜花蛇去女宿舍唬人,结果被要求颈悬死蛇,低头认罪,一旁却有人不住地冷笑,说,一条死蛇算什么?啥辰光我玩几条毒蛇给你们看看!

说话的白净脸,中等个,眉清目秀,看上去并无悍气,不过我壮其言而向他跷跷拇指。他就是陆玉明,当即邀我茶叙。

然而一进他的寝室,我就脚骨发软,但见桌上、床上、书架上到处是蛇,在一只只大口瓶中吐着信子。蝰蛇、蝮蛇、银环蛇、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

我傻了。我们这帮凡夫俗子中竟有这样的擒蛇奇才!问题是生长在大城市,他怎么可能熟悉它们呢?

原来他家在城隍庙附近,路边多的就是卖蛇的耍蛇的。“我从小就对此兴趣十足。”他说,成天看蛇贩子耍蛇,哪怕人群散了,还是缠着看蛇篓子。时间一久,对蛇性也就了如指掌。他说着干脆打开了木箱,居然一箱的毒蛇。“都是我的菜”,他悠悠地说,我常拿来烧汤。中医称它是强筋骨、美肤色的圣药。

不久,他捉蛇出了名,大家都去他宿舍看“蛇展”。附近山门街有个油坊老板知道了,对他说,附近凤凰山、海螺山闹蛇患,小孩与砍柴的常被咬,希望你能为民除害,也是你终生的大功德。不过呢,他犹豫地说,蛇是阴物,你搞蛇展,恐有不测的后果。

陆公听了哈哈大笑,蛇患我来除掉,吓我就不必了。翌日闷热,他就上了山,我跟着看稀罕。其行头也简单,背挎一只大鱼篓,下面是细白帆布裤,配一双劳务皮鞋,手持火钳一把,说来也不可思议,我们眼里什么也没看见,怎么他的火钳进去,捞出来的都是蛇?石洞里,岩块下,瓦砾中,草丛内,一捞一条,像捞面条,文言所谓“如拾芥耳”,于是鱼篓内很快满了,凤凰山居然有恁多的蛇!什么原因呢?山上鸟太多,鸟多,必然蛇多,没有比蛇更喜欢鸟蛋了。

从此,每年的夏秋,他频频上山,还破获了多个蛇窝,附近山峦,蛇迹一空。

事实上,油坊老板的话,他是在意的,所以捉蛇尽量不为人知,所捉之蛇他都默默交付油坊,由后者代他卖给当地供销社。

没想到蛇患敉平了,乡民当然感恩戴德,但油坊老板的警告竟然也应验了。

大约五年后的一个下午,陆公负责检修包装机而钻入机房,他和搭档约好的:电闸拉下了。我在下面,你上面看守闸刀,不能让人动它!

没承想搭档去小便,一个当地民工路过,明明毫不相干的,却一眼瞥见闸刀开关上盘着一大坨蛇,他多管闲事,操起一根窄木板去挑拨,一拨之后,电源接通,“轰”机器转动,正在检修的陆玉明急待缩手已经一根食指被卷入,死命一拽,食指当场切断,痛得几乎晕倒。

可事后哪有蛇呢?民工揉着眼睛,反复唠叨说明明看见的、明明看见的……

陆公爱好写作,退休后在“小三线”的多个写作群里活跃,以文字灵动,思路敏捷著称,屡有佳作问世。

说起断指,他照旧嬉皮笑脸,说,丢了一根手指,赚了一身皮肤。我对毒蛇还是感恩的。

看他六十六岁的人了,仍然鼻直眸亮,皮肤白润而一表人才,倘戴帽子,则望之不过四十可人——叩其驻颜秘诀,他的回答还是离不开蛇:常吃蛇呀。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