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廖昌永:《爱乐之都》让我对中国音乐剧充满期待
第70版:文化 2022-08-08

廖昌永:《爱乐之都》让我对中国音乐剧充满期待

周洁

上图:廖昌永在《爱乐之都》录制现场。

右图:东方卫视《爱乐之都》是国内首档音乐剧全产业链文化推广节目。

右图:廖昌永:我们应该拥抱音乐剧。

左图:《爱乐之都》“年度最佳卡司”叶麒圣。

廖昌永由衷鼓励年轻的音乐剧人,要珍惜这样一个平台,珍惜这样一个机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为音乐剧在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周洁

7月15日,国内首档音乐剧全产业链文化推广节目东方卫视《爱乐之都》正式收官。总决赛的舞台上,四强演员蒋倩如、鞠红川、李炜铃、叶麒圣为观众带来了无可比拟的视听盛宴,而在整季节目中表现亮眼的音乐剧演员叶麒圣,凭借对原创音乐剧《少年的你》“小北”这个角色的精准拿捏和出色演绎,将“年度最佳卡司”的奖项收入囊中。

总决赛录制当天,《新民周刊》记者见到了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作为节目的爱乐助力人,廖昌永一方面感谢《爱乐之都》给这些年轻演员和从业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他也被舞台上这些热情真挚的表演打动着——看完《潜伏》和《少年的你》的表演片段,他忍不住自己的赞叹:“我相信这个戏如果完整弄出来会是非常非常棒的,最起码我就看了这个片段我就愿意走进剧场看。”

音乐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呈现方式,《爱乐之都》愿意拿出这么一档宝贵的时间宣传相对小众的音乐剧,廖昌永由衷鼓励年轻的音乐剧人,要珍惜这样一个平台,珍惜这样一个机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为音乐剧在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2021年开始筹备到录制完成,《爱乐之都》历时大约300天,成功为荧屏前的观众介绍了一批音乐剧的“宝藏”演员,吸引了更多观众对于音乐剧的热情。作为一档致力于传播音乐剧文化的综艺节目,《爱乐之都》也将在线下继续自己的音乐使命,即将启动的“爱乐之都欢唱巡演季”全国巡演,人气选手们将打破一屏之隔,现场演绎国内外音乐剧知名曲目,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来自音乐剧的魅力。

《爱乐之都》非常有意义

《新民周刊》:此次《爱乐之都》您为什么会担任爱乐助力人?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廖昌永:参加节目背后,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对于我来讲,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名声乐教师,我一直重视学科人才的培养,包括像创作、科研、实践,能够通过节目有所推进。

从我本人的职业来讲,我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文化类节目的录制,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对中国音乐剧市场以及中国音乐市场的拓展,再说私心一点,对于学校以后学生的就业创业都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方面,现在电视节目从以前的纯娱乐节目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电视制作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元化,而我们文艺工作者也要在这里面发出正确的声音和关注,和市场一起共同成长。

《新民周刊》:节目已经正式收官了,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舞台吗?

廖昌永:应该说每一个,我都挺(印象深刻)。可以看得出来,《爱乐之都》这次从策划到舞台呈现上,大家都是非常用心的,节目中,我们不但有经典剧目的推广,也有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大力扶持;有国际化的制作,也有本土化的制作。其中有一些剧目是经过多轮演出的,还有一些是对新剧目的孵化,总决赛到最后,可以说是孵化了两台戏——一个是《潜伏》,还有一个是《少年的你》,这两台戏都是根据很成功的影视剧改编创作的,看完之后我很受感动。

剧目导演也是很用功,我看了之后,对我们中国音乐剧市场,包括我们从业者的恒心、决心和他们的创新,都是非常期待的。

《新民周刊》:过去几年,您有走进剧场欣赏过音乐剧吗?《爱乐之都》播出后,也吸引了不少以前没走进过剧场,但对音乐剧开始感兴趣的观众,您能否推荐一些剧目?

廖昌永:线下我还看过蛮多的,以前去国外去演出的时候,我会去看,在国内我也看过很多,包括大舞台、实验型小剧场等。经典的剧目很多,《爱乐之都》中给大家展现的不少剧目就很值得推荐,比如《人间失格》,对吧?上音最近几年也创作了不少原创音乐剧,比如《忠诚》、《春上海1949》等。

《新民周刊》:要告别《爱乐之都》的舞台了,您有什么感想吗?

廖昌永:感慨很多,我们32个演员都是好样的,能入选本身就代表他们是优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节目的录制就像集训营一样,让演员、导演、作曲、舞美、剧作家一起相互激发,所有的这些演员,不但业务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拓宽了自己,交到很多的朋友,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们的才华,愿意跟他们一起合作。

同时,我想这是个非常好的经历,我也很感动,有这么多可爱的、有才华的年轻人,还坚守在这样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为这样一个事业而拼搏,我真是非常感谢东方卫视能够拿出这么一段宝贵的时间为这个社会介绍音乐剧,为大家介绍这么一群有志向有追求的年轻音乐人,我觉得他们做的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义。

我想说,中国音乐剧加油,中国音乐剧人要加油。所有热爱音乐剧的观众朋友,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做得更好。

“音乐剧演员坚持下来不容易”

《新民周刊》:您在节目中说,爱乐之都的参赛选手和现在活跃在音乐剧舞台的演员们是中国音乐剧的开拓者,您本人在2002年就曾出演过音乐剧《日出》,应该说也是中国音乐剧的先驱,可以谈谈这一作品吗?现在观众朋友还有机会看到这个作品吗?

廖昌永:其实《日出》不是我的第一部音乐剧,我最早应该是在1995、1996年就演过,是我们上海自己制作的,叫《夜半歌魂》,有点像《夜半歌声》和《剧院幽灵》的混合版。后面在成都也做了一部音乐剧《一醒惊天》,有了这个戏以后才有了《金沙》《日出》等等。我应该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第一批人,包括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剧专业,其实也是我主导筹建的,当时筹建在声歌系,但后来建议他们还是独立成系,就有了音乐戏剧系。

音乐戏剧系不像音乐学院里边一些传统强系,已经有几十年的沉淀,(它是)从无到有,里面有很多难点,比如人才培养规划、教学大纲的建设,教材的编写......当时也没有专业院团接收毕业生。

应该说,音乐戏剧系的学科发展和我们的市场是同步的。比如我们2002年演《日出》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刚开始有引进剧(《悲惨世界》《妈妈咪呀》《猫》等),所以当时这些剧目我们想做进教材也是做不了的,因为涉及版权问题。另外音乐戏剧是一个很综合的艺术,许多课程怎么样来上?我们的师资在什么地方?即便从国外引进,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一边在摸索,一边根据我们原有的经验,到国外去参观考察的经验,然后形成自己的培养体系。

虽然走过很多弯路,也吃过很多亏,但经过20年的建设,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成效的。而这20年里,我们培养的音乐剧演员,能够坚持下来,还能活跃在舞台上的,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我们中国音乐剧的开拓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节目上那样说。

《新民周刊》: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演中国原创音乐剧,当时音乐剧市场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廖昌永:非常新的(门类)。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看了很多这样的戏剧,看完之后,我认为国内的市场是有需求的,而国际市场也不应该落下中国。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手段要多样化,要用国际化的语汇来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独特的语汇与世界融会。

这个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即便是古典音乐,传统歌剧,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音乐剧也是随着时代而生的,从轻歌剧,再和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结合,然后出现了这样一个剧种,所以我们应该拥抱它。

《新民周刊》:但您现在演歌剧比较多,观众还有机会看到您演音乐剧吗?

廖昌永:怎么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愿意尝试(音乐剧)的,希望吧(笑)。

做不负时代的音乐剧人

《新民周刊》:除了呈现很多经典的音乐剧片段外,其实《爱乐之都》对于当下音乐剧市场也做了相当多的观察和探讨,您是怎么看待现在音乐剧行业的发展现状?

廖昌永:我相信音乐剧的发展一定会好,但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去研究它——怎么样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之下,创作出不愧于这个时代的,能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特点的原创作品。

我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为了更好地融合和发展,而不是一直是拿来主义,我们在学的同时,要把我们的智慧放进去,最终让世界的音乐舞台上能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我相信不论是歌剧也好,还是音乐剧也好,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新民周刊》:您觉得上海发展音乐剧有哪些优势?

廖昌永:优势还是非常多的,海派文化其实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中国有很多的艺术门类正是起源于上海,比如音乐教育、绘画教育、话剧、电影制作、芭蕾舞等,有这样一个文化环境在,上海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自信,有底气。

虽然说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发展(音乐剧),但目前来看,上海的音乐剧市场相对来说还是好的,在国内甚至在亚洲都是发展的重镇,60%的音乐剧演员都在上海,这个是现在的一个先发优势。

如何来巩固这一优势?我们要从剧目创作、剧目推广、人才培养等下功夫,上海要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我们音乐剧市场或者文化市场有非常大的利好。

《新民周刊》: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音乐剧市场,“人带戏”的现象比较突出,也有制作方表示未来要逐渐改变这一现状,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廖昌永:我觉得这是个过程,观众因为喜欢演员走进剧场去看这个戏,这也不是坏的现象。

但对于音乐剧演员,我们也要加强教育,以前周小燕老师跟我讲,当我们站上舞台那一刻,你心里要知道,我们要对得起很多人。我要对得起主办方,他们信任我们,邀请我到这个舞台上;要对得起购票走进剧场来观看剧目的这些观众;在国内市场,演员可能代表了学校,而当走上国际市场,演员就代表了国家,所以还要对得起学校对你的培养,国家对你的支持。

但关键是,你要对得起自己,寒窗苦读让我们有了一定的成绩,如果说哪天放松了,觉得自己够了,开始骄傲翘尾巴了,那就是你走下坡路的时候。

周小燕老师说,一个一流的演员可以把一个三流的作品唱成一流的作品,同时一个一流的作品拿给三流的演员来演,可能也会表达成三流的作品。所以我想这个其实是相互的,观众因为喜欢演员走进这个剧场,但是如果戏一塌糊涂,大家以后就不来了,可能连带对你这个演员也失望了。

最好就是戏带人、人带戏,不断促进,不断发展,这样我们人会越来越多,作品会越来越多,市场就越来越多,对吧?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哪一个出来都有它出来的道理,而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清醒,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观众,对待爱我们的社会和市场。

《新民周刊》: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舞台演出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演员和观众都很想念舞台,您对他们有哪些鼓励?

廖昌永:我觉得有时候停一停脚步未必就是坏事。

我们演艺市场很红火的时候,大家接到的合同很多,戏很多,时间久了之后可能会被洪流所裹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时间可能就会少一些。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回顾自己的调整阶段。

在疫情期间,文艺工作者也为抗疫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比如去社区做义工,用音乐作品为社会加油。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身上的一些光辉,我们也会看到这个社会平时不一定看得见的东西,我们积累了很多真实的人生体验,而在今后的文艺创作当中,在人物塑造和舞台呈现或者我们的文艺创作上,这些经历也会成为我们的创作灵感。

所以我想万物都有它有利有弊的地方,我们谁都不愿意面临这样的情况,但谁的生活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积极面对。

如你所说,大家都很期待舞台,那我们要拿出百倍的努力,以最好的状态重新出发,拿出一批好的作品回馈社会,回馈想念我们热爱我们的观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