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日本大肆架空“专守防卫”
第45版:军事 2024-05-20

日本大肆架空“专守防卫”

刘朝晖

下图:3月28日,日本神奈川县,美军在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向日本自卫队提供与“战斧”巡航导弹相关的训练。据日美协议,日本将在2025财年至2027财年,从美国获得最多400枚“战斧”巡航导弹。

上图:2023年12月14日,民众在冲绳边野古美军施瓦布营地周边,举行反对普天间基地抗议活动。

下图:2024年4月8日,日本广岛,日本大型护卫舰“加贺”号日前完成第一阶段航母化改装,海上自卫队向媒体展示能够起降战斗机的甲板。

这种战略意图的背后,是日本对地区主导权的渴望和对历史问题的回避。然而,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扩张来谋求霸权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记者|刘朝晖

今年以来,日本在防务领域动作频频,不仅与德国签署了强化安保合作的协定,还在加紧推进日本自卫队与澳大利亚军队的情报共享。此外,日本在其西南岛屿加强了武器部署,还与美国正式签订了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一揽子合同。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架空“专守防卫”、背离和平宪法的道路上,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急。

今年初,日本政府宣布了2024年的天价财年预算,其中的防卫开支创下了历史新高,高达7.95万亿日元,差不多是560亿美元。而这一高额支出的主要目标是加速部署各类防区外导弹,包括防空和远程巡航导弹。日本政府还决定在接下来的5年里投入约43万亿日元,相当于3000亿美元,来增强自家军事实力。此外,日本还在与英国、意大利携手合作开发下一代战斗机,以及与美国合作研发新型导弹。

日本疯狂扩大军事力量的背后,实际上在于其试图追求地区霸权,并重塑二战前的军事实力,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担心这些举动是在回归军国主义,更视为破坏了地区的安全平衡,增加了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并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以及冲突风险的增大。

扩编水陆机动团

今年3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在九州主岛长崎的竹松营地正式成立了离岛防卫专门部队“水陆机动团”第三连队,新编连队的规模约有600名队员。目前水陆机动团整体规模已达到约3000人。

在此次新编连队之前,水陆机动团约有2400人,部队主力是两个约600人规模的水陆机动连队,常驻相浦驻地。去年6月即有报道称,如果“水陆机动团”连队数量增加到三个,就能使训练连队、在驻地待命的连队以及被部署在海上的应急连队之间实现轮换。海上应急部队将被部署在中国军队活动频繁的东海。

2013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府在新修订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提出组建水陆机动团,执行夺岛任务,该部队被外界称为日本版海军陆战队。2018年,水陆机动团正式组建,人员构成方面,水陆机动团将以2002年成立的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为基础,形成由团本部、水陆机动连队、水陆两栖战车部队、特科部队、侦察部队、设施部队、通信部队、后方支援部队、教育部队组成的水陆两栖综合作战部队。水陆机动团的主要武器包括火炮、两栖战车、直升机、橡皮艇和无人机等装备。

扩编水陆机动团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加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合作的一环,日美一体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了增强两栖战力,水陆机动团将实战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学习对象,不仅派出人员前往美国训练学习,还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常态化进行联合演习,提升战力。

3月17日,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实施的“铁拳”联合夺岛演习落下帷幕。此次演习中,日本陆上自卫队派出了约600名“水陆机动团”人员专门实施登陆和夺回被占领岛屿的两栖作战训练。

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强认为,此次扩编并常驻部分离岛,其活动频度必将有所增加,因此诱发与周边国家的海上摩擦甚至导致危机的概率也会上升,将会给地区安全形势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应引起地区国家高度警惕。

除了扩编加强两栖战力,日本3月还在与那国岛的陆自驻地成立了电子战部队。这支部队主要负责执行拦截敌方通信和干扰雷达等任务,显示出日本在提升信息战能力方面的决心。

日本防卫相木原稔称,水陆机动团第三连队的成立和向与那国岛部署电子战部队,是日本保卫西南地区及其周边岛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能够强化日本保卫西南诸岛和电磁领域的能力,“并将表明日本不允许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意图,并将增强我们的威慑和应对能力”。

冲绳首次部署岸舰导弹

日本自卫队在增强西南战力方面除了增强两栖部队战力外,还在琉球群岛的一些岛屿部署导弹。今年3月,新的第7岸对舰导弹联队在冲绳县宇流麻市陆上自卫队胜连分驻地成立,并考虑部署具有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的远程导弹。

据了解,第7岸舰导弹联队将统一指挥数个中队,每个中队均配备先进的搜索识别雷达、射击管理系统以及导弹运输车和发射车。这些装备使得每个中队都能够构成一个小型作战系统,具备独立作战和灵活部署的能力。此外,岸舰导弹部队还可与海上自卫队实施协同作战,利用P-1海上巡逻机等侦察监视平台的视距外搜索能力,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

该部队装备了日本陆上自卫队最先进的12式反舰导弹,曾多次前往美国参加“环太平洋”系列演习。该导弹由三菱重工于2012年开发,是88型反舰导弹的升级版本,该型道道装弹时间更短,射程可达200千米;具备多种制导模式,具备高精度目标打击能力;具有隐身涂层,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抗拦截能力。

此外,日本防卫省已经批准了该导弹的改进版,其射程将提高到900千米,并具备未来扩展到1500千米的能力,不仅可以攻击海上目标,也具备打击陆上目标的能力,还将尝试将该型导弹向海射型或空射型发展。该导弹原计划在2026年入列,今年日本开始批量生产射程加大的改良型12式反舰导弹,并考虑从2025年开始,部署在以西南诸岛为中心的地点。

军事专家认为,日本防卫省近年来一直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部队,此次成立的反舰导弹联队是首次在冲绳本岛成立针对敌对国家舰艇的导弹部队,也是防卫力量“向西南转移”的一环。

除了自研远程导弹,从美国采购的“战斧”巡航导弹也将在2025年左右交付日本自卫队。今年1月18日,日本正式与美国签订协议,购买400枚“战斧”远程导弹,采购金额23.5亿美元。据悉,美军在今年3月底开始培训日本自卫队,以协助日本未来引进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今年4月,日本政府又最新决策,决定加速采购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将原先计划于2026年交付的400枚导弹提前至2025年到手,这批导弹中包括200枚旧款型号。

将获取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时间提前一年,并决定使用旧款型号替换一半的最新型导弹,日本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增强国家的安全防御能力的同时,也是在亚太地区向美国展现忠诚的一种表现。由于“战斧”导弹的射程覆盖了南海及台海地区,这进一步凸显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安全战略中的重要角色。

对于日本购买“战斧”导弹,加紧构建进攻性战力,在今年1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就回应称,美国纵容日本扩军备武,加剧军备竞赛的势头,冲击地区和平安全,破坏全球战略稳定,损害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同时,我们要求日方深刻反省历史,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

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已经部署到与那国岛、奄美大岛、宫古岛和石垣岛等邻近台海的岛屿上。除了新成立了第7地对舰导弹团,还将西部地区特种部队改编为第2特种部队大队,以加强西南地区岛屿防卫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

今年,日本陆上自卫队还将在九州主岛大分县部署一支地对舰导弹部队。此外,V-22“鱼鹰”和其他飞机将部署至佐贺营地(Saga Camp)。冲绳第15旅将扩编为师,目前的一个步兵团将增至两个。防卫省还计划加强西南地区的军事设施,包括将位于九州主岛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筑地空军基地和新田原空军基地的指挥中心迁至地下。

日经新闻评论称,2024年度防卫预算的主要投资焦点是提前部署用于对抗的导弹系统,这被视为加强日本空中防御的关键,尤其是在日本西南部诸岛。预算中大约有7340亿日元,用于购买和开发12式巡航导弹、美制“战斧”导弹以及下一代远程导弹。此外,日本还打算投入超过800亿日元开发射程达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

目前日本拥有约1400个弹药库,按照日本的计划,将会再增加130个弹药库。从日本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新增的130个弹药库主要集中在冲绳、北海道、宫崎和鹿儿岛等地。

日本在邻近台海的岛屿上,频繁进行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军事部署,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离台海不远的岛屿,已成为日本军事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全球安全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日本的这一举动无疑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双航母进行“印太派遣”

除了陆上自卫队,日本在海上军事力量方面也在进行大规模升级。

尽管日本和平宪法禁止拥有攻击型航母,但日本防卫省通过一系列辩解和模糊定义,为其航母化改装寻找合法依据。去年4月20日,日本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加贺”号完成了事实上的航母化改装,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继“出云”号之后的第二艘出云级母舰。目前,日本整个海军战力成为继中美俄之后的第四海军大国。

“加贺”号和“出云”号实现航母化改装后,拥有了能够起降F-35B隐形战斗机的能力。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表示:“在美国的认可下,日本把它改成了航空母舰,能够起降固定翼的战机,这就加强了它能够争夺制空权、制海权的能力,可以进行由海向陆的打击了。”军史专家萨苏也认为改装完成之后,自卫队可以形成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在地区上就有了真正的威慑力。

日本今年还将开建新型宙斯盾驱逐舰。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说法,计划中的该型驱逐舰,将具备较强的海基反导,尤其是拦截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能力,将在2028年服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排水量高达两万吨以上,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宙斯盾驱逐舰。

与此同时,日本海上自卫队与盟友联动,为美国“印太战略”充当威慑的动作也一直没停,不断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军事存在。就在4月16日,海上自卫队宣布,本月以后将派遣“特警队”至“印太”地区,以支持海上安保机构登船临检等能力建设。有日本媒体提到,中国通过投资、援助等方式在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部署“特警队”被视为日本加强与该地区国家联系的一种方式。

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员同日也证实,出云级航母“出云”号和“加贺”号,将进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部署时间将长达7个月。这次部署的名字为“印度太平洋部署2024”(IPD24)。除了这两艘航母以外,日本海自村雨级驱逐舰“有明”号和摩耶级驱逐舰“羽黑”号,大隅级两栖登陆舰“国东”号和最上级护卫舰“能代”号,以及数量不详的常规潜艇和两架P-1海上巡逻机也将参与接下来的出海部署。这6艘水面舰艇将组成4个不同的水面作战群,访问不同的国家并参与一系列多国联合海上演习。

与以往的日本海上自卫队部署相比,这次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有显著的增长。尤其是随着首次出动双航母进行长达7个月的演习与访问,显示出日本强化其在亚洲及“印太”地区海洋安全影响力的决心,这一行动预示着日本海上自卫队战略布局的重要转变。

有专家称,日本在推动强军扩武的过程中,无论军事上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是为日本谋求摆脱二战战败国地位,实现所谓的“正常化国家”,进而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的目标来服务的。

这种战略意图的背后,是日本对地区主导权的渴望和对历史问题的回避。然而,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扩张来谋求霸权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