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今日也有它的来路
第80版:影视 2024-05-20

今日也有它的来路

薄荷

撰稿|薄荷

世界要朝着新方向去了,但并不等于旧创伤已然痊愈。

“时尚”这个词,暗含一种风行草偃的劲头。风往哪里吹,草向哪里倒;草无法体察风的意图,如同二维平面上的圆点无法理解三维世界。相比之下,“奢侈”就直白一些,专指金钱意义上无谓的花销,贬义也更明显。所以二者并列之时,往往让人先行升起批判之心,联想起商品社会的花招,资本贪婪的阴谋。美剧《新风貌》以风云人物香奈儿和迪奥为主人公——时至今日,这两个名号依然能够作为“时尚”和“奢侈”的代名词——但剧集的重心并不在此,锦衣华服,香车宝马,都只是吸引眼球的招牌而已。

从大主题上讲,《新风貌》试图探讨战争给人和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姜夔的名句“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放之四海而皆准。二战后人心普遍思定,对安稳乃至繁荣的盼望和希冀像鼓胀的花苞,生气饱满,也就等于吹来了奢侈品世界蓬勃兴盛的熏风。世界要朝着新方向去了,但并不等于旧创伤已然痊愈。社会在对纳粹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憧憬之间撕扯,拖曳着既有的残破和疼痛,一瘸一拐跨进努力兴建的新时代。这是《新风貌》的大致背景,人物的故事也在背景的铺垫之下进入倒叙。剧集采用倒叙手法的意图很明显,是希望观众带着影片开头的尖锐问题去看待两位主人公的故事:在沦陷时期,你是否和纳粹合作过?

剧中饰演可可·香奈儿的朱丽叶·比诺什是我童年偶像。小时候从商场里看见她的电影海报,只觉得一定不是真的,世界上哪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尽管时光流逝,美人却依然是美人,足慰人心。她的灵动优雅,让人觉得珍珠、花呢、黑白调配色在她身上都无比和谐。贵当然是贵的,但是贵得那样自然。演员的强烈个人魅力,让我就是更愿意看香奈儿女士这条线,虽然这条线其实有点乏味,像极了一个所托非人的怨女故事。但是剧中的香奈儿女士,既世故又天真,既自私自利又含情脉脉,有精明算计的诡诈,也有走投无路的凄惶。要美丽,也要实际;是人在穿衣服,不是衣服在穿人。在乱世里也要活下去——不管是张牙舞爪还是胼手砥足地活下去,总归要活下去。她慌张、孟浪,同时异常坚强。

相比之下,剧中的克里斯汀·迪奥先生则算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是温柔的兄长,时刻牵挂着被纳粹捉住关进集中营生死不明的妹妹。他是仁厚的领导,坚持不愿意从同行那里挖角裁缝、模特和设计师。他设计的女装娇艳欲滴,像仙子和梦境,像花叶在低昂。在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暴虐摧残之后,那柔嫩而美丽的形象,吻合了人人心里生发出来的那一点点希望。在这个故事里,“时尚”不是被引领和操纵的,而是被总结并呈现出来的。这一点意义,让“趋之若鹜”也有了一丝美丽的价值。

人的记忆之脆弱不实,常常出乎我的意料。以前会觉得所谓“记错了”不过是遮掩,是一望即知、不值得揭穿的谎言。年纪渐长,知道谎言当然存在,只是有时候确实是记忆主动在撒谎,虽然究其根本,还是为了自己目下的生存。我们会合理化当初的轻率和放纵,轻描淡写曾经的私心,夸大客观的影响,把记忆的重心放在种种“不得已”和“无奈何”。深陷危厄之时无从知晓希望究竟在何处,人人各有各路途。“永恒的时尚”好像是矛盾的。也许故事告诉我们的只是,如今在眼花缭乱的明丽橱窗中陈列着的、看似永恒的一切,也都有它们各自的来路。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