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职场浪涛中,水深不知处
第59版:社会 2024-05-20

职场浪涛中,水深不知处

姜浩峰

上图:职场如战场,换岗如换防,处处要小心。

下图:签字之前,背调要扎实。

上图:猎头只是职场中介,雇主与求职者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强,才能拨云见日走稳前路。摄影/姜浩峰

如果猎头想佣金收全,他也需要帮助做好协调工作,如果试用期就被开了,他们也该拿不全佣金。

主笔|姜浩峰

“我现在颇为后悔!”一提及今年以来的两次遭遇,老郭就略微沮丧。这些年,老郭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业界一番打拼,不仅成为专家级的人物,且攒下不菲资金。去年底,他梦寐以求的创业之途终于上路——公司注册完成,人力资源调配开始运转。

按照老郭的设想,自己以及几位熟悉的业界人士共同出资设立的公司,应该可以在某项AI介入领域开辟市场。但他本人不是出身于管理行当,于是请一位朋友介绍的猎头推荐。哪知道迎来一位开价百万元年薪的“老法师”,还有这位猎头推给他的市场开拓经理,在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后,纷纷离职。最令他感到不爽的是,自己不仅按月支付两位“大咖”的酬劳——这大几十万元的人民币撒出去了,还没见成效呢,两位新来的,也是老郭所信赖的“爱将”就说拜拜了。更可叹他已经将全额的猎头佣金给付出去了。

毕竟是新公司,一切还没上正轨,没等赚钱就折损这么两大笔自家肉里的钱,老郭强打精神还得去找新的行政经理和“王牌销售”。“还找不找猎头了?”老郭反倒来问记者。

“找!得找!找靠谱的吧!”记者回答道。

“哪有靠谱的呢?”老郭喃喃自语,似乎寻不到方向。

与老郭不同,还有人被猎头挖角,面对所谓高薪诱惑而裸辞。哪知道当他裸辞以后,却发现新工作并没有着落。事后有人指点,原来是公司老板早就想解雇他,然而身为公司高管而被解雇,公司需要支付大额补偿金。在老板百般刁难后仍无法令之自动离职,于是放出其他公司高薪诱饵,令猎头去忽悠,果然导致此人上当,却无处伸冤讨回“公道”……

职场浪涛中,水深不知处!无论雇主还是受雇者,规避猎骗之法,真得学几样。

背调、背调,双向背调

比起老郭来,在某高校的科研机构担任人力资源管理(HR)的刘小姐,最近向正在招聘的本单位实验室建议,对已发出拟录用通知的某专业人士说不。

“这个‘不’字很难说。”刘小姐说,“毕竟实验室主任已经见过他,且和他通过电话、加了微信。但我还是极力阻止,并得到了实验室主任的认可,还感谢我给实验室‘挡灾’了。”

究竟是什么情况,令刘小姐拼命阻止一位专业人士入职?当然不是她与该专业人士有私人恩怨,而是在做背景调查的过程中,刘小姐并不仅仅看到此君光鲜的个人简历,以及所拥有的职称、所发表过的论文。“他原来所在的高校,名气、级别都没我们高,但他在那里得到了想要的职称。有了职称以后,人往高处走,希望到我们这里来。这看起来水到渠成。这也是面试后,我们拟录用他的原因。”刘小姐说,“然而,我最近在做背调的时候打听到,其实他不是自己辞职的,而是被单位劝退的。为此,单位还赔了他三个月工资!”当刘小姐听这位专业人士在外宣称自己获得单位赔付工资后离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致电其原单位HR询问。聊到一半,说到紧要关头,对方说:“我过会儿再打给你哦。”刘小姐内心咯噔一下,感觉苗头真的不大对。

果不其然,对方HR可能是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换了个地方打电话给刘小姐,称这位前同事自打获得职称后,就马放南山,出奇地懒散。反正其原本所在的实验室这种地方,自己不主动找活干,有时候一年都干不了多少活。又不比一些“青椒”(青年教师)有末位淘汰那根鞭子在驱赶,于是他竟然发展到有大半年没来上班,说是病假,有时候简直不知所踪。凭借多年HR经验,刘小姐认为,这位专业简历尚算光鲜者不能来自己服务的单位工作。“过不多久,我们若想辞退他,岂不也很困难?”刘小姐对记者解释,“对方HR还一个劲跟我说,千万别说是其告诉我们这位仁兄的情况。于是我们只能告诉这位仁兄,我们学校内部调剂出一位人选,只得很可惜不与他结缘了。”刘小姐还告诉记者,她曾经遇到过应聘对象给她假的原单位HR电话。“打过去,人家说得花好稻好,简直劳模标兵了。可这样的人为什么被原单位劝退?仔细调查,原来那HR根本就是应聘者找来的托!”刘小姐慨叹,“还是招聘一些大教授更靠谱,毕竟有名气,有更多个人信息可以了解。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是有专业猎头公司做推荐的,人家猎头都已经做好非常系统的背调了。”

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王栋律师说,在高阶职位招聘方面,背调真的很重要,且这种背调应该是多方向的!正常来说,除了雇主对求职者该进行背调,或者委托猎头公司对求职者或者潜在受聘者进行背调以外,求职者对雇主背景也该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新创业企业、中小企业等等的背景,更该了解清晰。否则,难免遭殃!记者最近就了解到,北方某三甲医院退休不久的多名医护人员,经某猎头公司推荐,在2021年进入一家新开张的民营医院“发挥余热”。可只工作了短短几个月,就于2022年开始被拖欠工资。这些医护人员认为这么大的医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结果在边工作边被拖欠工资一年后,发现医院法人代表变更,原老板早已金蝉脱壳。而猎头公司只与其中一位“大专家”签署有相关委托合同,其他医护人员都是跟着大专家集体前往该医院就职,与猎头无关。结果可想而知!“大专家”的工资是年薪,且提前预支一部分的。而那些跟着大专家前去工作的普通医护人员,都不知道找谁理论去。

“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别人对你做背调,你也需要对猎头公司和这个对接人做好背调。”王栋律师提醒道,“先确认这个公司和具体对接人是具有一定资质、靠谱,在业内具有一定口碑的,也是正儿八经的公司。如果猎头本身有问题,而你自己也没有意识去甄别,那你自己也要为可能存在的风险买单。如果公司和对接人是正规的靠谱的,那么大概率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万一出现问题,无论申请仲裁,还是诉诸法院,终究还有比较顺畅的解决流程。而似那一班医护人员那般,即使找到“大专家”门上,老先生也只是双手摊摊,“责任不在我”,大家又能奈之何?

事先要谈好条件

老郭向记者慨叹,他了解到,国外不少地方对竞业限制、补偿,执行得比较严格。而国内似乎不是如此。也正因此,他之前通过猎头公司请来的两位专家级人物,特别是那位市场开拓方面的大咖,在前任公司离职没多久就跳槽到他这里。他当时也想着依靠此人带来客户,而此人显然是屁股都没坐热,就又谋高就去了。“这种来去也太自由了吧!”老郭说,“只怪我一开始想贪小便宜,想着只要把人挖过来,也不去考虑他是否与前任公司签署过竞业补偿。反正我只跟他签署了劳动合同,却没有竞业补偿方面的补充协议。真是一时疏忽外加遇人不淑啊!”

今年4月,上海市二中院微信号刊登了一篇案例分析,其中主要讲道“竞业限制补偿标准的合理性如何审查”。涉案事件中,苏某某于2019年12月10日进入某科技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限从当年12月10日到2022年12月9日。合同约定苏某某从事技术类工作,工资为每月4.5万元。双方另签有保密合同,其中约定“保密方式”“专有服务和不竞争”“保密期限”“保密费和竞业禁止的经济补偿”以及“违约责任”。其中特别提到,苏某某与科技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24个月内,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该科技公司有竞业的业务,而科技公司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2590元向苏某某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用。负有竞业义务的苏某某如违反合同,则要向该公司赔付100万元违约金。苏某某于2021年7月8日从科技公司离职,2021年7月9日至2022年6月15日,科技公司按每月2590元向苏某某支付了十二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其中科技公司支付最后一笔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时间为2022年6月15日。

后苏某某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按照其离职前正常工资标准每月4.5万元的30%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差额、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支付额外3个月的解除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等。仲裁机构没有支持苏某某的申请。苏某某告到法院。一审法院采纳了苏某某按照其月平均工资的30%,即每月1.35万元的标准作为其竞业限制补偿标准的主张。科技公司不服判决,进行上诉。二审法院上海二中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在于科技公司向苏某某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标准及时间。最终维持原判。

有猎头公司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案件的关键问题在于科技公司与苏某某都明白该事先谈好条件,却不知道该如何真正把条件谈到好!“何所谓‘好’?显然拿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补偿标准的条件是有失公平的,也最后被法院认定无效。如果走我们猎头公司的途径,也许能在雇主和被雇佣者之间做好桥梁,也就是说将补偿条件撮合到双方都认可且大概率不会反悔。”

王栋律师告诉记者:“现在猎头公司不少,对于很多高知人群和专业人士,会有定向的猎头关注。但同样,我认为各位在接触猎头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

一般认为,猎头行规,猎头方是只向企业收费的,也就是说,猎头不得从个人处收费。那么,如有猎头向个人求职者提出收取佣金,就要引起注意了,或许有欺诈。总之,这方面的个人权益要确保。

信息输出要谨慎

王栋还特别提醒,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要特别注意信息输出要谨慎,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了解具体信息,行诈骗之实。

对于一些公司管理层、高阶专业人士,如果需要寻找工作,切勿到招聘网站实名广撒英雄帖,甚至弄得人还没走,满世界知道某人想走。在信息时代,如何管控好自身信息,确实重要。否则,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搞走,轻则频频遭遇诈骗、推销电话追击,重则因为一些公司高管、专业人士往往留存有一些商业秘密等,亦有被挖出贩卖的风险。之后,亦有可能面临各种比普通人信息泄露更麻烦的事。

与大学生求职时海投简历不同,已经有较高年资的人才,最好不要“病急乱投医”,而是在哪怕并不急于找工作的时间段,就与人力资源机构专业人员建立联系。毕竟,公司管理层、高阶专业人士除了自身偶尔有找工作需求以外,也肩负着为团队遴选伙伴的责任。与猎头保持长期联系,让专业机构对自身理念、各方面条件等有综合评估与日常了解,非常重要。

王栋则提醒求职者,对于岗位和投递简历的公司,自己也要去主动了解一下,除了普通背调,特别是要了解下目标公司的岗位需求、自己是否符合目标公司的要求,目标公司的理念和自己的价值取向是否对路。做好上述几步,才好投出简历。

“有些猎头挖的是在职人员,往往衔接没做好或是猎头重利,并没有有效匹配,导致被挖对象陪了夫人又折兵。”王栋说。

总之,小心为上!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