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信息 “梅花君子”李瑞清
第78版:艺术 2024-12-23

“梅花君子”李瑞清

喻军

李瑞清作品《八大笔意》。

人们多称李瑞清为教育家、书画家,自然没错。然我在文题中喻其为“梅花君子”,以此比类,可堪状其风神矣。

撰稿|喻军

李瑞清(字仲麟,别号清道人)是晚清、民国年间人物,生于书香门第,光绪二十年中进士,翌年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可惜年寿不永,只活了53岁。

究其一生,令人起敬处在操履纯正。辛亥革命,他临危受命出任江宁布政使(省长)。1911年11月12日,南京城破,提督及一众高级官员皆仓皇出逃,惟李瑞清羁留城中,气定神闲地等革命军的到来。一些外国传教士纷纷劝李瑞清即刻去美日军舰躲避,认为再不走的话恐性命堪虞,遭严词拒绝。革命军入城后,李瑞清身穿朝服,端坐官衙,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军倒是对官声清廉的李瑞清素有耳闻,不忍杀害之,还许以新政府的职事,亦遭拒绝。与李瑞清一番交谈后才明白,他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乃因他的“执念”,即由他掌管的藩库尚有数十万金须尽数移交。这事不完成,他就不能“擅离职守”。

有人说李瑞清这人太实诚,太迂,生逢乱世,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况且你又在这个位子上,倘将一小部分库银留作己用,可保终生衣食无忧。况且兵荒马乱之际,除你而外,谁也不知具体款项。然以李瑞清高洁的品行,绝不会贪图这不义之财的。遁居沪上后,李瑞清黄冠道服(别号清道人),过着两袖清风、不足自养的窘困生活,只能鬻画卖字,聊以度日。其间,袁世凯有意请他复出,派人送来1200两银子,被其泼翻在地,以示生不同路。

李瑞清是多面的,他又堪称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之奠基人、开创者,与曾熙并称“南曾北李”。其于1905年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校名乃其亲书。1906年在其倡导下,设立中国第一个“图画手工科”,教习国画、西画、图案画等。培养出一批优等生,又去反哺各地新式美术教育学堂,领时代风气之先。近现代一些鼎鼎大名的艺术大家,如张大千、胡小石、吕凤子、汪采白、潘天寿等均系李瑞清门生。若将张大千、潘天寿的字画与李瑞清的书法作一比对,则不难发现在笔法线条方面,仍未脱李瑞清的窠臼。

还有一桩事的发生,以为和李瑞清的生命轨迹紧密相关,也是其以“梅痴”“梅庵”“梅花庵主”自号的缘由。

李瑞清年少时即随父去湖南武陵,他醉心于金石书画、拓本古籍,常秉烛夜读秦汉文、《说文》、《公羊何氏注》等,同时为应试科举钻研经史六书。不想他的好学敏思,打动了一位被李瑞清父母请来的、名为余祚馨的客人。此人曾任浙江、广东的县令,也算阅人无数,经与李瑞清一番深谈后,认定其为不世之才,遂将大女儿余花仙嫁与李瑞清,不想受聘不久,余花仙即病逝。余祚馨再以六女余梅仙嫁李瑞清,婚后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怎知仅过了三年,余梅仙身负两命、难产而死,坊间遂有人指李瑞清克妻,使之痛苦不已。为使颓唐消沉的李瑞清振作起来,余祚馨力排众议,将七女余玉仙续嫁李瑞清。起初李瑞清不敢接受,但拗不过老丈人的决绝态度,只能遂其所愿。婚后倒也和睦,谁承想又是三年后,七女再告病亡,李瑞清至此连丧三妻,实为不可言状、古今罕有之事。他悲痛至极,誓不再娶。因与之感情最深的六女名中带一“梅”字,李瑞清遂以“梅痴”“梅庵”和“梅花庵主”为号,后又将三姊妹妻合葬于“梅庵”,且多次以诗文寄托缅怀之意、魂梦之思。

人们多称李瑞清为教育家、书画家,自然没错。然我在文题中喻其为“梅花君子”,以此比类,可堪状其风神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