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走向世界的少林寺
第17版:封面报道 2025-08-25

走向世界的少林寺

王仲昀

少林寺的“洋弟子”。

文班亚马对少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决出十位“世界少林功夫之星”。

在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郊区的少林寺文化中心,学员表演中国功夫。

少林寺“走出去”的过程,大体上可以被视作两个层面。一方面,国内少林寺吸引大量海外功夫爱好者,包括文班亚马这样的体育明星来此参观、修行;另一方面,由寺院师父到其他国家建立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为海外训练者提供学习空间与机会。

记者|王仲昀

少林寺,这座以“禅宗”与“武术”闻名于世、因“少林功夫”而名满天下的千年古刹,近日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作为千年古寺,少林寺早已历经风雨,见证无数兴衰。然而在当代社会,少林寺以其独特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从古老的宗教文化场所迈向了现代商业舞台。

少林寺在过去30余年逐渐商业化的同时,也打通了一条国际化道路。从这里流传出的少林功夫,成为西方世界许多民众对于东方神秘古国最具代表性的想象。2006年5月,少林功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在外国人最常说的100个中国词语中,“少林”一词高居榜首。

近年来,少林寺积极推动中国少林文化走出去,使少林文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建立“海外分寺”配以商业项目,频繁的海外武术商演,也招致外界有关少林寺国际化的质疑。

国际顶流,偏爱少林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占地仅6亩的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腹地,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批海外访客,他们跟随少林僧人一起习武坐禅。2008年到2019年间,每年有超过2000人次来自全球各地的“洋弟子”住在少林寺。

2025年,少林寺依旧不乏知名的外国友人到访。6月上旬,结束赛季征战后,效力于NBA马刺队的球星维克托·文班亚马开启了自己的中国行。这位身高2米23的法国篮坛新星,来到中国后被各路网友偶遇。他在北京吃牛肉面,逛商场,爬长城,尽量以一种更“地道”的方式接触中国。

文班亚马最地道的中国行程,当属6月8日来到嵩山少林寺。原本人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参观游览,没想到网上很快开始流传多张文班亚马剃成光头并穿上僧袍的照片。一开始中外网友对此存疑,但马刺跟队媒体证实,“文班亚马不仅对少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还请了一位师父剃度出家,目前他正在少林寺进行为期10天的闭关修行。他即将进行的旅行计划已被暂停,他的随行人员也已离开”。

半个月后,当文班亚马回到美国,参加了一档谈话类节目。在节目上,他主动打开了少林寺的话题:“我过去两周在中国,和僧侣们一起修行。”看似低调的陈述,立刻引起在场包括勒布朗·詹姆斯在内的多位球星好奇,大家纷纷表示想要听到更多细节。

随后文班亚马解释,自己不仅去了少林寺,而且真的留下来进行了10天的修行,同行的还有一位马刺队力量训练团队成员。

“那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文班亚马说,“我去那里的目标是让我的身体经历一些它不习惯做的事情,以提升我的运动范围和力量。这和我平时习惯的训练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具体来看,文班亚马在少林寺,每天练功夫,吃素食,体验了与世隔绝的感觉。他还补充说,由于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面条和西葫芦,这意味着作为职业运动员,他不得不偶尔溜出去吃点肉,以此维持体重。

吃素与练武之外,少林寺修行带给文班亚马最显著的外在变化是发型。僧侣们要求文班亚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光头。他毫不犹豫地照做了。“我确信自己现在算佛教徒了。”文班亚马开玩笑说,“值得。”

就在文班亚马少林修行的三个月前,国际顶流博主“甲亢哥”Speed同样到访了少林寺。当天下午,在全球700多万双眼睛的注视下,Speed身穿武僧服,跪在地上,向一位身着黑衣黑裤的瘦削男子高喊着:“师父,教我功夫。”

这位男子站定,向他抱拳:“你好,我是梁小龙。”在学完功夫后,本来打算给梁师父一笔钱,以示感谢,但是梁师父并未收下。他轻拍Speed的肩膀,用流利的英语表明彼此是朋友,还提及东方大国与美国亦是朋友,强调功夫让他们相识,朋友之间无需付钱,若Speed坚持要付钱的话,就拿去给孩子们买零食。梁师傅的这番话尽显大气与真诚。

之后Speed学习“开棍”时痛苦倒地,梁师傅将其扶起,并道出一番颇有哲理的话:“这是痛苦,这也是生活,这就是少林,这就是功夫,这就是你”。寥寥数语,通俗地将中华文化与少林功夫结合起来,即便对方肤色国度与自己不一样,但彼时彼刻少林文化已经变得更具象。

互联网增进了信息交流交往,过往的千年古寺正在当代的国际传播中逐渐退去神秘面纱,但仍然有许多和文班亚马与Speed一样的海外访客,因少林功夫慕名前来。从这些各界顶流的反馈看,少林寺没让他们失望,而少林寺本身也借助顶流与直播找到一条国际化的新路径。

线上线下,与时俱进

根据少林寺2022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有200多个,据有关机构统计,全世界演练少林功夫超6000万人,全世界有少林文化机构数百家,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少林寺的国际化,与少林文化的国际传播紧密相连。

少林寺“走出去”的过程,大体上可以被视作两个层面。一方面,国内少林寺吸引大量海外功夫爱好者,包括文班亚马这样的体育明星来此参观、修行;另一方面,由寺院师父到其他国家建立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为海外训练者提供学习空间与机会。

此外,少林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可谓与时俱进。上述借助国际顶流互动是新路径,而根据中国侨网报道,早在1996年,少林寺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随后又在网站上公布了《易筋经》、《洗髓经》、七十二绝技等少林武功秘笈。据统计,2004年少林寺网站的点击率达15万人次。

2001年7月,“少林俗家洋弟子”戴勒在德国柏林开办了少林文化中心,他也是德国少林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随着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数量增长,少林寺找到了一些方便操作的方式,在推广少林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国际化。“考功”这项活动由来已久,是少林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的“年终大考”,旨在考察少林弟子、少林功夫习练者、少林文化爱好者的学修成果、技艺成就、心性智慧、社会担当等素养,鼓励其勤学不怠。

作为一项重要文化传统,随着近年来少林寺对外交流互动增强,考功也开始走出国门。2012年9月,首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在德国柏林和奥地利维也纳两地盛大开幕。其间,来自英国和欧盟21个国家的37个少林文化组织派出443名代表参加“考功大会”。海外考功,自此破冰。

随后的十余年间,少林考功大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欧洲延伸到美洲、亚洲、大洋洲乃至非洲,已经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盛事,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少林弟子和爱好者踊跃参与。

后来,少林寺把“考功”从线下办到了线上。2022年初,少林寺联合五大洲少林文化中心发起“少林功夫网络考功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少林功夫爱好者“云比武”。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李向平教授在其研究中提出,少林寺的国际化策略,经历了“中国化—国际化—本土化—再中国化”的过程。

少林禅宗思想讲究“禅武合一”,注重内在修养、自我提升及对生命的尊重,这些理念与西方某些宗教和哲学思想相契合。有“洋弟子”表示,少林文化能够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满足身体需要,因而锻炼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少林文化在西方民众中也产生了深厚的吸引力,获得广泛的接受度,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了重要载体。

是缘,还是钱?

2015年,根据中新网报道,少林寺在澳大利亚肖尔海文市(Shoalhaven)“霸气拿地”,将筹建澳大利亚分寺及配套的四星级酒店,甚至高尔夫球场。当时的肖尔海文市市长对媒体表示,是方丈先生亲自前往澳大利亚,递交了最后一笔土地购买支票。

少林寺走向国际化,一直伴随着其商业版图的扩张。近年来,有人认为少林寺的国际交流活动近商业化愈发明显,指责少林寺追名逐利,与佛教的宗旨不符,还有人担心少林弟子过多地参与世俗活动,会影响其修行。

10年前,当少林寺在澳收购地产的新闻引起热议时,肖尔海文市市长提到的那位少林寺方丈,也回应了此事:“很多媒体朋友都在关心少林寺哪来这么多钱去搞高尔夫球场和度假酒店,其实那些投资和规划从来都与少林寺无关。少林寺的禅修空间、农禅空间、禅武空间必须由少林寺做主,如果企业家从中看到人流、需求和商业机会,大家愿来共建共享,只要澳大利亚政府和民众愿意,投资者愿意,我只会随缘说好。”

少林寺走向国际,背后的动因究竟是缘,还是钱,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