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书讯 一块石头引发的裂变
第79版:读书 2025-08-25

一块石头引发的裂变

何殊我

《鬼笑石》 呼延云著 新星出版社2025年4月

这无疑是素有“华语推理革命者”之称的呼延云,进行的一次更加大胆而彻底的变革。

撰稿|何殊我

和《红楼梦》一样,《鬼笑石》的故事也因一块石头缘起和缘灭,甚至因为后者对前者的考据和钩沉,让人怀疑两者取材于同一块石头——毕竟按照书中人物所述,北京万安山顶近年来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鬼笑石”,很可能就是通灵宝玉的原型。

当然,无论从文学水准、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等等任何一个角度,《鬼笑石》都不具备与《红楼梦》相比的资格,但如果仅将其放在类型文学的语境下观察,这本40万字、700余页的推理小说现象级巨著,堪称国产推理复兴二十多年以来最为震撼的裂变之一。

《鬼笑石》出版后,之所以能在微博、豆瓣和小红书等平台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另类了,这部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写到本世纪一零年代的长篇小说,与其说是推理作品,毋宁说是时代史诗: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艰苦卓绝的北大荒开拓史,颠沛流离的返城岁月,两起惊悚离奇的连环命案串联起广阔雄奇的时代画卷,让读者在无限唏嘘之余,感受到岁月变迁和无情命运带给人们难以愈合的创伤和怆痛。正如很多读者评价的,纯粹以推理小说而论,《鬼笑石》或许只是一部水准之作,但如果按照纯文学的尺度衡量,它完全可以进入当代华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列。

这无疑是素有“华语推理革命者”之称的呼延云,进行的一次更加大胆而彻底的变革。

众所周知,传统的推理小说,无论本格派还是社会派,往往都以现实逻辑为破案的基础(哪怕历史推理小说也是立足于“当时”的“现实逻辑”),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以“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旧案为由头的国产社会派推理,由于时代背景的连贯性,也没有脱离这一模式。但《鬼笑石》不同,案件所跨越的数个历史阶段,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思维模式和社会风貌,因而侦破的前提,必须在立足于本时代的同时,回溯和查究旧时代的特征,并深刻理解历史的逻辑,比如作者用浓墨重彩描写的北大荒风云,就是因为凶手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法和隐蔽方式,都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谜题因历史的撕裂而发生,谜底也因历史的缝合而揭晓,再佐以宏大叙事的雄浑笔力,使作品呈现出耳目一新的美学范式。

惊世骇俗的变革,永远伴随着争议,在快餐式阅读成为主流的当下,《鬼笑石》这样严肃而厚重的作品,难免让个别读者感到“爽点不够”或产生“这也能算是推理小说”的嘲讽。但变革就是变革,《鬼笑石》对类型边界的突破、对原创推理的重塑,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彰显出越来越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