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起吊作业
宁波舟山港是中国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
五十二层高的宁波航运广场,是宁波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地处市中心的宁波老外滩,成为时尚风向标和商业区
截至今年七月,宁波已有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运营
位于宁波市中心的三江口,见证宁波舟山港从内河港、 河口港到世界第一大港的巨大变迁
吊桥司机、全国劳模竺士杰在现场作业
特派记者 马亚宁 文 特派记者 陶磊 图
浙江 宁波海港城
宁波舟山港,面向繁忙的太平洋主干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沿海向各大洲港口运输的理想集散地。宁波舟山港拥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170多座,5万吨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100多座,是目前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在中国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上,有一个历史中灿烂、又在历史中沉寂的古老码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它被新中国建设唤醒,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复苏,又被“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活力,从众多世界级港口中异军突起,连续10年保持着全球货运吞吐量“第一”的桂冠——它,就是宁波舟山港,抖擞着惊天动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短短70年间,完成了从河埠码头到全球第一大港的跨越。
现在一天 过去一年
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这些世界上古老的港口,是记载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就提到宁波港口的古老地位。
与许许多多依港而生、因港成长的“老宁波”一样,作为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蒋伟是这场巨变的亲历者、见证者。谈起宁波港的巨变,他一口气说了三个同义词——“翻天覆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
从古越国句章港、宋元“海上瓷器之路”起点、清朝“五口通商”港口之一,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招商局宁波分公司、上海区港务局宁波港务分局,再到宁波港务局、宁波港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港口之名”的变迁,见证了宁波从港口到城市的沧海桑田。内河港、河口港、宝钢集团配套码头,再到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在宁波这座城里,老港口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三级跳”。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宁波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只有4万吨;1978年,港口全年货物吞吐量也不过240万吨;如今,宁波舟山港一天的货运吞吐量就超过300万吨。”蒋伟不无自豪地说:“现在一天,过去一年”,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码头人的真实创造。
而最能体现港口“硬核”的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同样底气十足。
集装箱货运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的,很快风靡全球。当时,宁波港的集装箱运输是零基础、起步晚——1984年,宁波港口全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543标准箱。“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港口才开始拥有专业的集装箱码头,到世纪之交接近100万标准箱,2008年突破1000万标准箱。之后,2015年超香港,2018年超深圳。如今,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挺进全球前三。”
两个“七年”“世界之最”
“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世界和全国之最的?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的“世界之最”在之后的两个“七年”里,被宁波舟山港一举实现。港口大不大,就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要看集装箱。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后,宁波力争做个“强中手”。细看宁波舟山港“超越模式”,它是全球集装箱发展最快的港口。港航业内有个概念,叫“宁波港速度”,讲的就是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从100万标准箱到1000万标准箱,用了不到7年;从1000万标准箱再到2000万标准箱,又用了不到7年。
更难得的是,宁波舟山港这一跨越,是在全国港口诸多“老大哥”的眼皮底下完成的。2005年,洋山深水港区开港,弥补了上海港没有深水港区码头的遗憾。在后来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洋山港陆续建造了四期。就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宁波舟山港突出重围,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如今,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线已经增加到了近250条,联通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
近几年,宁波舟山港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一带一路”航线90余条,全年航班近5000班次。“一带一路”的集装箱箱量约1000万标准箱,占全年总箱量约四成。同时,它还积极抢抓“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发展的新商机,积极开拓出口新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大港。
“以港兴市”影响远播
从一个港区、一座浮码头、年货物吞吐量不足4万吨,到如今的19个港区、170多座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70年间,宁波舟山港的崛起,缘何如此之快之猛?蒋伟坦言,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抢抓机遇,也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国际航运发展中,得良港者得天下。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码头集中在穿山、梅山、北仑、金塘等港区。这里深水岸线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其中,穿山港区是集装箱业务的“主战场”,水深条件好,码头等级高,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船只。梅山港区作为后起之秀,除了背靠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岸线资源同样丰富,尤其是深水岸线一样发达。
另一方面,先人一步的体制创新,更给宁波舟山港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2015年8月,浙江省海港集团成立,其港口板块的运营实体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但消除了宁波港、舟山港的同质化竞争,还统筹了全省的港口资源。而随着宁波舟山港赢得诸多“世界之最”,“以港兴市”的红利正逐渐扩展。通过不断发展临港产业、打造数字化智能港口以及建设江海联运枢纽,不仅是宁波、舟山等沿海城市,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也感受到“东方大港”的辐射效应。
不过,相比上海、深圳、香港,宁波舟山港也有“先天不足”——货源不够。“没有货源,再好的集装箱码头也只能晒太阳,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宁波市乃至浙江省以外的区域。”宁波人骨子里温和又坚韧、低调内敛却敢闯敢拼的性格,再加上灵活的头脑,让他们“勇闯天下”,绝不等靠要。近年,宁波舟山港通过海铁联运、“无水港”、水水中转等物流服务,为集装箱运输业务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目前,宁波舟山港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多地设立了“无水港”,将集装箱业务延伸至内陆更多地区,同时开辟了多条海铁联运专线,为多地货物提供了一条环保且成本更低的物流通道。“替客户降低成本,就是为自己寻得商机。我们打造船队、车队、前移港区功能,通过海铁联运和订舱平台,发挥集聚效应。”
每天,碧波荡漾的舟山群岛海域,点点“白帆”如鳞,闪闪发光——2万标准箱以上满载集装箱的远洋巨轮、40万吨的铁矿石船、45万吨级别的原油运输船,20万吨以上煤炭散货船等世界级大型、特大型船只,就像公交车一样流水发车。走进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7楼大数据中心,点点“白帆”化身屏幕上跳跃的经济数字。每天下午4时,最新的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经波罗的海交易所准时向全球发布——“它们犹如天气预报指数,显示着世界贸易水平,也传递着宁波这座城市的世界影响力。”
【爱上一座城】
吊桥司机:与大港同成长
竺士杰,宁波舟山港码头上一位普通也不普通的吊桥司机。他用精湛的驾驶技术,在2006年起吊宁波舟山港第700万个标准箱,又在2017年完成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跨越之吊;20年来,他从一线操作工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与宁波舟山港的化蝶巨变同脉搏,他是这座全球第一大港的建设者,也是见证人。
1998年,竺士杰从宁波港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宁波港集团一名普通的龙门吊司机。1999年,宁波港提倡一岗多能,鼓励年轻人多学一门技能,已经是龙门吊能手的他第一个报名,挑战更高难度的桥吊操作。
刚接触桥吊不久的竺士杰,一小时只能吊装十一二个集装箱,不到老师傅的一半。自古“宁波帮”就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冲劲,这位在宁波老外滩港长大的年轻人也不例外,每天最早冲上桥吊的是他,最晚一个下来的也是他。通过勤奋学习,向老师傅虚心取经。很快,竺士杰的吊装速度达到每小时35箱,屡屡进入公司桥吊司机月度装卸效率前三。
对于一线工人来说,操作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提高效率。“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操作方法呢?”这一次,他不再问老师傅,因为无经验可循。技校毕业的他开始回到母校求教,或是泡书店找答案。最终,竺士杰自创的操作法诞生了:一小时能装卸50多个箱子,而且“更稳、更准”。
2006年,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轮“中远宁波”首航,竺士杰带领队友们仅用1小时40分钟,完成了1031个集装箱的装船作业,装卸效率达到387.43自然箱/小时,创造了新纪录。2007年,宁波舟山港将竺士杰发明的新操作方法命名为“竺士杰桥吊操作法”。
20年来,竺士杰日日攀登的桥吊一步步变高,脚下接卸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不断变大:从5000标准箱到1万标准箱,再到1.4万标准箱、1.8万标准箱,目前已突破2万标准箱。“现在,我们每天都会接卸1.8万标准箱及以上船舶,对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早就见怪不怪了。”
近20年来,竺士杰从一线桥吊司机成长为桥吊大班副班长,从一个个带徒弟到管理4个班组270余人,无论岗位如何调整,他依然扎根码头生产一线。2015年,竺士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之后,公司为他专门设立了“竺士杰创新工作室”。“通过几年的运行,我们桥吊班的着箱准确率从最初的72.6%提升到现在的79.68%,这相当于为码头增加了一个泊位。”竺士杰自豪地说。
【姐妹城】
大连港
大连港 是北方地区的天然良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2019年4月12日,大连港入选于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今年7月,大连港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装、卸、储运服务、客运服务等方面业务。
此外,作为国内首个开展保税混矿业务的港口,大连港混矿业务量已累计突破3000万吨大关,国际中转量突破1500万吨。大连港在超大型矿船引领作业中连续取得新突破,为大连港铁矿石业务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对提高港口生产效率、助推东北亚铁矿石分拨中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时光轴】
1953年1月1日
上海区港务局宁波港务分局成立。这是建国后统一管理宁波港的正式机构。
1973年
在甬江入海口的镇海县,建设1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镇海港区。
1979年
宁波老港、镇海港、北仑港三港合一,成立交通部宁波港务管理局。同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
1982年12月
作为上海宝钢的配套码头,宁波北仑港建成,是我国第一座10万吨矿石中转码头。
1987年
全国港口体制改革,宁波港务局成立,由交通部和宁波市双重领导(以宁波市为主)。
2004年
宁波港集团成立,实现企业独立运营。
2009年
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7亿吨,首次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第一。
2015年9月29日
原宁波港集团与原舟山港集团合并,成为宁波舟山港集团,随后成立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位列世界第三;完成货物吞吐量10.8亿吨,连续10年雄居“全球第一大港”,是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