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深圳,GDP总量位居粤港澳大湾区首位
深圳湾创业广场核心标志
◆深圳主要街头挂满国旗,喜迎国庆
在深圳创业的何耀威,看中的是这里的氛围
深圳湾创业广场
特派记者 潘高峰 文 特派记者 徐易飞 图
广东 深圳创客城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深圳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有人说,这是一座没有方言的城市。
人们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来了就是深圳人”,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英雄莫问出处”的态度。它让深圳发展始终有人才支撑,有梦想闪耀。
2018年,深圳GDP首超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排名第一。40年间,一个原称“宝安”的小县城,发展成比肩京沪的大都市;一个“三来一补”的“加工厂”,成为演绎传奇的“梦工场”。奇迹从何而来?
创业、创新、创造!不断刷新深圳发展速度的,是垦荒开拓的创业基因,是拼搏奋进的创新精神,是成就梦想的创造力量。正因如此,人们把深圳称为“创客之城”。
今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未来深圳,又将点亮怎样的梦想,创造怎样的天地?
宝安蝶变
漫步深圳街头,打开手机百度地图,输入“创客”二字,地图上跳出密密麻麻的红点。
创客小镇、创客公园、创客中心、创客大厦、创客公馆、创客社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扑面而来,这是属于深圳的独有气质。很难想象,4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与滩涂。
1978年,深圳的前身宝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36万人口中,农业户口占比高达92%。农民们人均年收入不到150元,生活水平与河对岸的香港形成强烈反差,与广州也相去甚远。
中国的命运出现重大历史转折后不久,属于这座城市的转折也随之来临。1979年1月,中央批准在宝安建设蛇口出口加工工业区。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7月,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南海之滨,虎崖山下,移山填海,开山炮鸣,炮声炸响神州,成为改革开放的启幕之声。
6个月,宝安蝶变。这背后,是中国改革时不我待的紧迫性,也让全世界第一次见证深圳速度。此后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更是堪比蛇口“开山炮”的一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之窗”就此开启。
深圳特区建设之初,一没技术、二没设备、三没资金。但凭借土地、厂房、人工等综合成本优势,依靠“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这“三来一补”,为深圳早期经济的发展和以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到1985年底,深圳已有三资企业1075家,工业总产值也由1979年的6061万元迅速增长到24.12亿元。
转型升级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催动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转型升级。
1991年10月,深圳提出,要建成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综合性特区。这标志着特区经营模式开始转换。今天大名鼎鼎的华为,就是在这时开始崭露头角。1990年,华为开始面向酒店与中小企业销售自己制造的程控交换机,由此开启了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到1995年,深圳的计算机软盘磁头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液晶显示器年产量占全国9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0%,开始有了一些“科技城市”的味道。
这背后,是深圳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2条、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资助方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等。
1996年9月,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动工,释放出深圳市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信号。此后,深圳逐渐形成计算机、通信、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七个全新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梦想工场
如果说前20年的深圳,是一个世界“加工厂”,那么新千年开始后的20年,深圳不断向创业“梦工场”转身。
1998年,马化腾等5个年轻人,在深圳华强北一栋老房子里开始创业生涯,公司注册名腾讯。20年后,这家以企鹅为Logo的公司,已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回忆起这段经历感慨万分:“深圳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拓荒牛精神,给了我和同一批创业者憧憬与能量,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拼劲。”
除了精神激励,马化腾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在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创新生态链方面,深圳的优势明显。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汪滔带着他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奖的飞控系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开始创业。2017年,这家名叫大疆的公司,成为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市场份额的独角兽。大疆公司将成功的原因归于深圳的人才政策。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长期以来在人才引进的投入始终处于比较高的水准,而大疆正是以人才为中心的企业。
据深圳市政府科创部门透露,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4.2%;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达85.6%,居全国第一;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9户,拥有企业157.6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这些“第一”读来略显枯燥。相比之下,有一个说法更加直观——善于创造梦想的深圳,创造了一个传奇的街道。被美国制裁的科技企业华为、中兴,受到制裁威胁的大疆,以及腾讯,都成长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这里“盛产”高新技术企业,有上市公司112家,总市值达到4.85万亿元!
未来可期
今年8月,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份《意见》中,对于深圳作为创新、创业之城,有了更多具体规划: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从特区到示范区,更多创造的动能将被释放,更多创新的领域值得期待。比如,《意见》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等。
创新、创业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意见》支持深圳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同时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业内人士认为,深圳不仅是国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地区,也是金融中心,有基础和能力来展开金融和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和创新。
对于如何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意见》也有提及。除了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也将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这意味着,未来大到医疗、教育等配套问题,小到生活琐事,在深圳工作的港澳青年都能享受“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待遇。
【爱上一座城】
我从香港来,创业在深圳
何耀威的公司位于深圳福田保税区长富金茂大厦1号楼。窗外,一河之隔,就是香港元朗的青山、农田和高楼。
47岁的何耀威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深圳周边创业28年。4年前,他创办了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从事无创血糖检测的研发,不久前刚刚完成了第四轮融资,产品即将量产。
“总感觉我的人生,是和深圳一同成长的。”1991年,19岁的何耀威就到内地做生意,当时主要做贸易。后来,从电子产品代工,到做可穿戴智能设备,再到现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何耀威事业的每一步,都和深圳的发展脉络暗合。
何耀威说,在深圳创业,看中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人才优势和内地庞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城市,政策很好,来这边找机会的年轻人很多。更重要的是,深圳有着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创业只需要做好其中的一环。”
何耀威的公司有37名员工,10个来自香港、3个来自台湾,其他的都来自内地。“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内地做生意。大家都是中国人,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活也都很习惯,不会觉得和香港有什么分别。”何耀威说,他对最近发生在香港的暴力事件感到很痛心。他认为香港的年轻人对内地缺乏了解,以至于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建议香港人多到内地看看,不要错过更多发展的机会。
【姐妹城】
科技上海,创新之城
上海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
5年来,上海牢记总书记嘱托,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瞄准“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目标,着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有报告显示,去年,上海科技成果影响力提升幅度是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分值的两倍以上;2017年,全国四分之一顶尖学术论文由上海产出,充分显示了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加速崛起的态势。
【时光轴】
1979年1月
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1984年2月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90年12月1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2010年8月26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5年4月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启动。
2019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19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