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生态水乡糕甜米香蟹肥
第67版:国庆特刊/大路朝阳 2019-10-01

生态水乡糕甜米香蟹肥

塘湾村正在打造有颜值的生态村

罗泾工艺品

以花为媒的花红村

罗泾千亩良田

罗泾镇

宝山罗泾镇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距市中心约三十五公里,既有“都市里的村庄”的淳朴,也有“村庄里的都市”的繁华。走进罗泾,就像走进自然的生态磁场,感受河水中流动的生态,于青山绿水中开阔视野,涤荡心灵。

在上海北大门,有片生态绿色之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入海口。她就是全国特色小镇罗泾。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小镇的腾飞,勤劳质朴的罗泾人见证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龚剑华 文 首席记者 刘歆 图

绿意盎然|唱“四季歌”

来一场“乡”气四溢的希望田野之旅,来一场“泾”彩绝妙的回归自然之旅。宝山罗泾向你发出邀约。

围绕“绿”,罗泾人动足脑筋。

绿色+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新罗泾”牌虾稻米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并获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长江口大闸蟹连续七年获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评比金蟹奖。秋风起蟹脚痒,稻花香里说丰年,“长势”喜人,“钱景”无限。

绿色+服务。以打造智能环保罗泾港为契机,聚焦“对接进博会、配套自贸区、服务长三角”目标,加快推进美威三文鱼、中商兴盛、宝之云、京东物流等建设,发展高端物流、冷链食品、邮轮船供和大数据等产业。

绿色+旅游。罗泾开发自然生态、生产生活、风俗风情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宝山湖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建设,举办“美丽乡村·丰收罗泾”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上海宝山湖长江蟹品鲜节、美丽乡村徒步赛、小龙虾垂钓节以及“十大名菜”“五大特产”评选等活动。通过商业嫁接和时尚塑造,形成“春天踏青、夏天纳凉、秋天尝鲜、冬天观景”的季节特色风情游产品。

以河为轴|海派风华

红,书写着罗泾人的人格品性。罗泾镇党委书记徐佳麟介绍说,网罗了一支以“本土系、专家系、回乡系、下乡系”为代表的“新四军”队伍,带着“一颗热心、两把刷子”推动了罗泾在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风头浪尖迎接新时代、创造新生活。

村庄是绿的,绿得春色满园。在现代化的发展洪流中,罗泾的村落依旧散发着诱人魅力。罗泾镇打通老百姓拆违“最后一公里”,累计拆除各类农村违法建筑180余万平方米,成功创建上海市无违建“十佳”街镇。以罗泾被列为上海市“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乡镇契机,打造“农田成方、绿树成荫、水系畅通、排灌高效”的农林水三联动示范点。罗泾小巧而精致的村庄布局折射出海派独特风韵,沉淀着传统文化,雕刻着时光轨迹。

水是绿的,绿得乐以忘忧。“罗泾以河为城、以河为轴,镇域内溪流众多、贯穿始终。”罗泾镇镇长杨辛介绍说,“在不断改善镇域水环境质量的同时,力争在河道生态治理上有突破,以生态环境指示物种萤火虫复育为契机,实现镇域内河道生态修复全覆盖并部分达到Ⅱ类、Ⅲ类、Ⅳ类水标准,三仙沟被评为上海市最美河道。”171条河道,蜿蜒145公里,每一条河都是罗泾历史的记录者,小镇发展的见证者,每一捧水更是罗泾人美好生活的亲历者。儿时的记忆清澈甘甜、鱼翔浅底家乡的河又重新回到你我身边。

生态,念念不忘的乡愁印象;文化,深深不息的情感寄托。

文化名片|“泾光闪闪”

罗泾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文化发展基础,这里有始建于南北朝的萧泾古寺,历史传说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就曾在此避难。罗泾还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字挑花”的诞生地,连续两届荣获“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罗泾孕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中国漫画名人沈同衡、沪剧创始人丁婉娥均出生成长在这里。近年来,罗泾着眼文化软实力建设,打造文化精品,承载历史,推陈出新,努力讲好罗泾故事。

罗泾传承“活态”文化品牌,以“情景化、体验化、专题化”的设计思路,突出红色教育、历史记忆和乡愁特色,制作了“萧泾寺传说”为题材的连环画,创设市级非遗“罗泾十字挑花”艺术工坊和区级非遗“四喜风糕”课堂,让游客和村民了解认识非遗背后的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传统民俗,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既利用小镇来展示文化,又借助文化提升小镇内涵。

镇长杨辛说,沪上首个“篮球小镇”是罗泾的一张新名片。依托农民篮球联赛、民间文化节等群众性活动,提供优质、均衡、多元的文化体育服务,三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级殊荣。

五村联动|精细“绣花”

若把罗泾比作一袭锦衣,“乡村振兴”则是用“绣花功夫”绣出添彩的花。罗泾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坚持典型引路,全领域为面,有核无边、辐射带动。首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塘湾村致力于生态环境修复,做强“1+2”新兴产业(母婴康养+萱草、萤火虫)。推广塘湾村创建经验,依托海星、花红、新陆村二级水源地保护区连片村和洋桥村基本农田保护区连片村生态资源,推进塘湾、海星、花红、新陆、洋桥村联动发展,形成“五村联动”,打响一袋米、一对蟹、一篓鱼、一篮菜、一蒸糕“五个一”品牌。海星村打造长江口生态循环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上海近郊休闲新去处;花红村以花为媒,打造上海耕织主体休闲农业示范村;新陆村以科普教育为辅,做优“一篮菜”;洋桥村做强“一蒸糕”,打造沪北乡村振兴示范村片区。

进则拥有城市配套,出可尽享田园气息。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吃块松软不粘牙的四喜风糕、来碗香甜软糯的虾稻米、蒸几只长江口大闸蟹、品罗泾十大名菜……身体和心灵将在此得到安顿。

【发展蓝图】

罗泾未来将成生态宜居、田园气息、乡土风情、产业鲜明的长江口绿色小镇,建成“三带三片六区”格局。“三带”即罗蕰河生态休闲带、嘉宝生态修复带、沿江生态保护带;“三片”即产业片、镇区片、生态片;“六区”即高端制造业区、现代服务业区、新镇文化区、老镇风貌区、生态农业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