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泊(水彩画) 有风骨的树 买书散曲 不较劲的智慧 祖孙两代的杨浦滨江缘 守一不移的樊锦诗
第18版:夜光杯 2019-11-25

祖孙两代的杨浦滨江缘

王海渭

风和日丽的周末,侄女和她先生邀请我与太太去杨浦滨江游览。

侄女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与先生同赴德国攻读建筑设计硕士学位,其间还曾去瑞士苏黎世高工进修与工作。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了几年,受到祖国蒸蒸日上的建设大潮感召,回国工作,后与同济大学的老师一起创立了建筑设计事务所,我们今天游览的一些景观和建筑的设计便是他们参与的。

这段杨浦滨江,始自杨浦大桥脚下的宁国路轮渡码头,终至杨树浦发电厂旧址,约二点七公里长,在设计师们的精心架构下,被打造成一个融水岸风景、休闲娱乐和百年工业遗存景观为一体,又极富层次感的公共活动空间。我们徜徉其中,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在眼前展开。一边是开阔的江景,江面上数艘行船缓缓驶过,与远处浦东一幢幢高楼互相映衬,动静结合,沿江的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原地保留的工业桁架、吊车横跨其上,会让人联想起这老工业码头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另一边,花草树木之间,可见一幢幢巨大的老厂房,暗绿色的爬山虎掩映着它们斑驳沧桑的面容,像是沉默不语,却藏着一肚子故事的老人。

侄女夫妇作为设计参与者,成为我们最理想的导游。他们介绍,这些老厂房在中国近代百年工业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设计师们在进行改造设计时,一方面尽量保留原有的工业遗存,另一方面则注重把原有工业主题融入今天的休闲娱乐场所、设施的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像卡其乐园的“编织”主题:这块区域曾是以生产卡其布闻名的十二棉所在,现在被改造成儿童乐园,孩子们喜爱的攀爬架用棉绳编织,喷水池边的金属纺机一摇,十几个喷口就会涌出喷泉。再如上海制皂厂空旷的污水处理池,被巧妙设计成了一个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咖啡于一体的休闲空间,眼前几块绿莹莹的石块造型,代表了制皂厂的著名品牌芦荟香皂。

在侄女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中,我能感受到她的充实与自豪。在她口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历史感”。这个词对她来说,不仅是作为设计者之一站在这百年工业遗存带上的感慨,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那是缘于她的祖父、也即我的父亲,也曾是这块土地上的耕耘者。以前侄女曾多次对我说起,当她在进行设计构思时,经常会想起她的爷爷。

我的父亲王志涵可以说是一个“老杨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担任当时的榆林区、后来的杨浦区的工业部长,那是共和国成立的早期,百业待兴,可以说,杨浦滨江这一带的厂区留下过他数不清的脚印,也凝聚过他尽力付出的心血与精力。八十年代他重新担任领导工作后在杨浦区人大,每次市里开人代会,他议案中的内容也多与杨浦区的旧区改造,包括杨浦滨江这一带的这些老厂的改造有关。如今斗转星移,他的孙女又结缘于此,好像从他手里接过了接力棒。

杨树浦发电厂曾经的输煤栈道现在被改成了观景平台,我们几个站在上面凭栏远眺,感到非常舒畅。说起祖孙两代人与杨浦滨江结缘的话题,我们都不胜感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产是放在首位的,如今美化生活、提升城市和老百姓生活的品质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江风拂面而来,杨树浦发电厂那两根标志性的高耸的烟囱,就在我们身边,与不远处长龙卧波的杨浦大桥相看两不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