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祖蓉
清晨,大脑尚未完全苏醒,耳畔即传来一阵阵“叽啾”“叽叽啾”的鸟叫声,清脆、婉转、悦耳,若轻若重,或短或长,忽近忽远。
这两年,上海“美丽家园”工程使得小区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绿化地带围上白绿相间的矮栅栏,平添了雅致。人们感觉舒服,就连鸟儿也择优入住这里了。然而鸟儿的到来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
鸟儿自由飞翔,自由到将粪便随机飘洒。许是鸟儿也爱干净,尽往晾在阳台上的衣被上“蹲点”,然后留下一块块“地图”,小的芝麻点大,大的形似树叶。有一次,先生洗了一双棉拖鞋,晾在阳台花架上,结果鸟儿毫不客气来此“拜访”,只好重洗。一双棉拖鞋居然反复洗了5次!面对又爱又恨的鸟儿,我和先生商议,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可伤害鸟儿。
起先,先生要我准备一小盘小黄豆,伴上黄酒,放在阳台的小平台上,说是鸟儿觅食后便会醉倒。几天下来,黄豆一粒不少,鸟儿照旧每天来“打卡”。再生一计:用旧电线,截成5厘米段,将其折中弯曲,安固在衣架左右的斜边上,犹如栽上一排“树桩”,“桩”的间隔为5厘米,让鸟儿无立足之地。谁知,鸟儿纤细的双腿丝毫不受限制。再作改进:将“树桩”的间距缩短至2.5厘米。观察了两天,晾出去的衣被上没有了“地图”,成功了!且慢,第三天,一切照旧。
思考了几天,先生要我找来若干卷透明胶带,用胶带将“树桩”缠连成带,在衣架斜边的两端,各吊上一只木衣夹,以防衣物脱落。起先几日,还发现胶带上留有细小的鸟羽,此后,便没再见鸟儿来此“画图”了。再接再厉,先生仍用透明胶带,在长晾竿的两端,借助大衣夹作支点,拉成一条飘带,衣被晾在阳台外,飘带随风不离晾竿左右,犹如加了“保护带”。经严密“监视”,“保护带”上偶有细小鸟羽,衣被确实得到“保护”了。
每天清晨,听着鸟儿歌唱的声音苏醒;站在阳台上,追着鸟儿飞翔的身影;人与鸟儿相谐趣“斗”,真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