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5日 星期日
上海北京路上的老房子 (水彩画) 忆贺翁《英雄的五月》 什么时候适合读书 再说岳州路 霉干菜就是故乡 儿时上海弄堂里的音乐
第15版:夜光杯 2020-06-08

再说岳州路

陈茂生

感谢“夜光杯”刊登《岳州路上那些事》,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发来信息,意外的是,“批评”居多:岳州路不长,事情多,“怎么只写这点点?”想想也是,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那里所有的“韶华”似乎都与吃有关,就再说点与岳州路美食有关的事情吧。

138地块的马路对面,在岳州路和临平路转弯口原本有个饮食店。按现在眼光,这种蜷缩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实在简陋,但仗着与厂门、家门咫尺之遥的优势,更因价格便宜亲民营业时间长,是当年很多人每天“打卡”的餐饮休闲场所和公共客厅。其中油豆腐粉丝汤最受欢迎,常有上早班的小青年到车间“点个卯”后,睡眼惺忪地跑来一团粢饭一碗汤,便“人生复何求?”若再加点钱,盛汤的爷叔会放一撮鸭肠、鸭胗丝,顿时口感不一般。每天傍晚一些下班的职工相约在此小酌,白切猪头肉也因此享誉附近几个工厂。后来上班的也来轧闹猛,喝一杯,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甚至铜带厂一个痴迷“这一口”的在此过把瘾后突发脑溢血走了,于是几个厂联名要求小店不得供应白酒,小店便悄悄地没了踪影。时至今日,聊起转弯口子上油豆腐粉丝汤,若边上有人惊喜,“你也吃过?”关系就近了一层。

供应短缺,有肉就欢。记忆中的美食有十八厂的肉包、胶带厂的骨头汤阳春面和铜带厂的红烧肉、豆豉蒸小排。每天上午10点,三家食堂菜谱就已人所周知。始终纳闷在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普及的情况下,信息如何不胫而走?最受周围女士青睐的是毛毯厂65元一条内销价羊毛毯,那时买的,现在还在盖,可见质量之好,喜爱之深。有位铜带厂女职工前几天说:规定只供应本厂职工,但附近好多两个厂职工是一家,一条弄堂的同事亲戚朋友遍天下,只要想买都会如愿以偿。这才恍然:羊毛毯尚且如此,透露几个菜名事体实在太小。

那时岳州路上有共识:毛毯厂年轻姑娘多,胶带厂的人橡胶味道重,铜带厂机器“咣咣响”个个“喉咙粗”。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国企的黄金年代,三个厂福利周围邻居一目了然。春节前夕铜带厂发猪腿和活鸡的卡车停在路边,职工下班后提猪腿拎活鸡,戏称“扛着歪把子别着勃朗宁烫平丈母娘”。又请红帮裁缝给每个职工量衣做西装,精工细作犹如当下的“高定”;不久坐门房间的也中规中矩地西服打领带,成了最好的广告。很快就有顺口溜:嫁人就嫁铜带厂。不过对面弄堂里的未来丈母娘还要“象牙筷上扳雀丝”:这身西装做得像啥样子?于是有职工向厂长嗫嚅地告状:有懂经的老阿姨说手抬起来袖子管也遮不牢,是偷工减料。“北钢”毕业的侯厂长是“老铜带”,回答得刮辣松脆:懂啥经,西装就是这样!一语定乾坤。其实附近几家工厂关系很好,铜带厂与胶带厂用岳州路小学校舍联合举办“期托班”,到饭点好吃的争着往里送。

这次征收征询启动后,瞬间达到规定签约率。“铜带”群里有人说:尽管逼仄、简陋、潮湿、摇摇欲坠,但父母在这里成家,我在这里结婚,女儿在这里出生……感慨之情漫溢屏幕。不妨来一段现在流行的RAP:岳州路的事,只许自己骂,只许别人夸,这是我的家;老家要拆啦,新家美如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