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每逢八月,当上下班的小车结结实实堵在上海展览中心附近,我便知道,那个上海最“火热”的时刻——上海书展来了。而每年上海书展,夜光杯都有炙手可热的新书精彩亮相。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书展里,《爱夜光杯爱上海·2019》依然如约而至,在满城书香中摇曳出夜光杯的一缕芬芳。
“爱夜光杯,就是爱上海。”2016年夜光杯创刊70周年,作家陈村为我们写下这句话。它既道出了夜光杯的“上海基因”,又成为夜光杯跨界、破圈、创新、发展的起点。
以这句话作为书名,集结夜光杯公众号高点击率美文的《爱夜光杯 爱上海》系列,已经连续三年出版三册,每年都在书展现场受到读者热捧。
2018上海书展前夕,我们还在公号里发起“夜光杯朋友圈”系列活动,连续十四天邀请名家朗诵自己在《爱夜光杯 爱上海·2018》新书里的佳作。读者看视频、听音频,大呼过瘾。我们在每篇微信推文留了小“彩蛋”,请读者转发活动海报并寄语夜光杯,获奖读者还获赠新书。很多人参与了互动,最后一天有读者在公号上留言:“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夜光杯朋友圈活动,真心希望主办方能为喜爱夜光杯的读者举办一次见面会。”
转眼2020上海书展,当“夜光杯朋友圈”不断扩容升级,给我们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情怀、有思考、有深度的好文字;当夜光杯的读者、作者,用笔用情更紧密地与我们一路同行,作为编者的我们能否尝试着用心“破圈”,为他们再做点什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报纸和书籍,让读者字里相逢;5G时代的融媒体,可以让大家在声音里“见面”!脑洞大开的我们灵感迸发,“夜光杯好声音”活动伴着今年书展,在上海最热的一周火热呈现。贴心小编做好了详细参与方式的视频,还从《爱夜光杯 爱上海·2019》书里找来了适合朗读的七段文字,只要读者朗读任意一段发送到后台,就有可能获选“夜光杯好声音”并得到新书。试水的我们小心翼翼贴出第一篇特别策划的微信,居然后台一片呼应叫好,有读者留言:“天气虽热,但看书读书热情不减。”有读者说,“栏目搞活动必踊跃参加,以显诚意。有闲得空品读夜光杯佳作,真乃人生一大快活之事!”有读者一口气朗读好多遍,精挑细选并调侃:“初恋”往往是最美好的。有的读者大动脑筋,为朗诵配上了轻柔的背景音乐。我们还收到因疫情滞留海外的读者发来的音频,距离并不能阻挡她对夜光杯的热爱。
活动征集第二天,我还接到一个来自乌鲁木齐的电话,普通话字正腔圆的贾女士要求买两本新书。她说一年多前到上海游玩时偶然看到新民晚报和夜光杯,后来又关注了夜光杯微信,特别喜欢我们公号的风格,所以情愿包邮来买书。我问,您这么好听的声音为什么不参加活动?未承想她已经选好精彩片段练习好几遍了,正准备要参加活动,但不管得奖与否,她都要先买两本书,因为有一本一定要送给开茶馆的好友分享。隔着电话我遥想乌鲁木齐的茶香、书香和友情,怎么都醉人……
夜光杯好声音活动还引来很多名家。姚锡娟、王汝刚、茅善玉、高博文等本来就是我们的作者兼读者,他们第一时间为活动点赞,因此分别成为我们普通话和上海话专场的“好声音导师”。溽暑时节,艺术家们的治愈系好声音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芬,抚平多少急躁和暑热。而作家梅子涵、秦来来平淡中蕴含深情的朗读,体现了他们写作之外的功力。表演艺术家梁波罗先生是夜光杯的好朋友,除了为读者语音助阵外,还每天一条不漏地细听获奖好声音,当他听到有一位读者朗读得非常像童自荣先生,连连感叹“高手在民间”。
我深深被后台在短短几天里收到的精彩好声音打动,唯一的感受是:惊艳!有位读者在夜光杯公号的留言大概能代表很多人的想法:“声音与文字的恋爱”多么诗意浪漫,感谢夜光杯好声音的创意情怀,让读者沉浸于书香芬芳之田园……
2019年是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90后”,再出发,夜光杯的小伙伴们将继续以青春的姿态,奔跑在融媒体不断创新的道路上。2020、2021、2022……读者、作者、编者,我们相约在一起,悦读、悦心、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