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完成以来,上生·新所一直是热门的网红打卡点,最难预约最具吸引力的无疑是邬达克作品之一的孙科别墅。老建筑重新焕发青春风采,保护修缮工作功不可没。前天,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系列讲座“再读邬达克建筑”的第四场在邬达克纪念馆开讲,讲座嘉宾正是主持上生·新所城市更新设计的宿新宝。
宿新宝说,历史建筑修缮既要甘做配角,又要拒绝平庸。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设计团队批判性地评估每栋可以保留的、微调的和改造的建筑,既保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也保存了上生所的一些建筑,“因为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比如1965年建成、曾经是长宁第一高楼的麻腮风生产大楼,这是郭沫若儿子郭博设计的一栋简洁的现代装饰风格的大楼。秉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更新后的上生·新所让市民既有新鲜感,又有历史的风味感,上生所的老员工在这里还能找到一份亲切感。”
在孙科住宅的修缮中,设计团队调研了其历史,认为之前流传甚广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原先有传说:孙科住宅本来是邬达克为自己建造的,后来因沐恩堂建设纠纷有求于孙科,因此把这个住宅低价让给了孙科。但是设计师认为:这个住宅的整体格局远比邬达克自宅(现在的邬达克纪念馆)气派得多,里面的装饰也更为奢华,大多使用柚木装饰,而邬达克自宅的材料多是东拼西凑的;另外在孙科住宅里还发现了一个保险库,这显然不是建筑师保存图纸所需要的。华霞虹教授发现的一份1931年的供暖平面图的图签也印证,这一图纸本就是为孙科设计的。
“孙科住宅采用西班牙风格,其尖拱券是邬达克常用的罗马复兴式,二楼暗藏的室外百叶卷帘也是上海仅存,十分精美。而北面楼梯间外的三个彩色玻璃窗图案,则具有当时非常时髦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经过修缮,绿茵茵的草地在别墅南侧舒展开来,给了别墅更多更美的视角。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