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感谢背后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12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12-28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走过五年

廖方(右)向邬达克纪念馆赠送自己创作的画信

⑤ ①②③④⑤市民获奖作品

配音艺术家孙渝峰朗读来自邬达克的“回信”

“收到了,收到了,亲爱的上海市民!我心爱的小白鸽啊,谢谢你们穿云破雾,递来了沉甸甸的画信。”昨天下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报告厅,伴着配音艺术家孙渝峰温暖而宽厚的声音,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邬达克的“回信”,听到这个来自远方的“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问候和感激。

有“回信”,是因为上海市民给他“寄信”了,许许多多。昨天下午,在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现场,10多位市民代表、志愿者代表、嘉宾代表和邬达克纪念馆馆长刘素华从各自的角度,为这位既遥远又亲近的朋友,为这个百年前漂泊而来上海的异乡客,朗读了寄托真情厚谊的信,表达了他们对邬达克和邬达克建筑文化以及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建筑师说

自本月5日文化月开幕以来,在邬达克纪念馆展出的“寄给邬达克的画信”主题展,不断吸引市民前去参观。在那里,费曦强、胡瑜、廖方、徐大纬4位当代建筑师,寄给邬达克的画信和邬达克留存至今的水彩画、设计手稿,跨越时空,与我们交流、对话。

闭幕式上,廖方将展出的一幅邬达克旧居的画信,赠送给邬达克纪念馆,希望它永远地留在邬达克曾经的家。他说,有幸比较完整地参加了本届文化月的策划、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让自己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有了新的认识:“邬达克为上海留下了数量、种类众多,分布广泛的经典建筑,但城市文化不仅是建筑,更是这些建筑与社区中每天发生的市民活动。上海这座城市是全体市民共同建设、共同拥有、共同延续的。”

廖方说他“完整地参加”是因为他不仅画了许多画,还做了两场一票难约的讲座。

本届文化月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再读邬达克建筑”系列讲座,主办方精选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哥伦比亚生活圈、孙科别墅和宏恩医院这5个邬达克建筑的经典案例,邀请廖方、宿新宝、冯立、华霞虹4位专家一一解析。4位建筑专家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宏观的历史思考,再读这些经典建筑,不仅讲述了这些邬达克建筑的原貌及建筑风格,更与市民分享了这些历史建筑今天重放异彩背后,在文物修缮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从而加深他们对城市建设和历史保护的理解。过去的每一个周末,每场讲座预约都被秒杀,有的观众索性在旧居三楼席地而坐。同时,4位专家还与主持人一起实地走访、现场讲解,录像与讲座相结合,经过精心剪辑,已制作完成5集科普课件,昨天在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上线,免费提供市民观看。

画家们说

以一幅《沐恩堂遥望国际饭店》参赛,并获得嘉奖的婗淑晶动情地说:“由于画画这个爱好,我很早就知道了您的经典作品如国际饭店、武康大楼、沐恩堂,3年前也曾来到故居速写。这几年上海不断开发历史风貌街区,越来越多关于您的作品资料被公布,每次新发现一个可爱的小房子铭牌上写着‘邬达克设计’,会由衷欢喜道,‘哇!难怪这么有意思呀!’”

“我和邬达克的相遇出于偶然,但通过对邬达克建筑作品的艺术转换,我由衷敬佩这位西方大师的才情,也深深感受到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为婗淑晶们颁奖的油画家杜海军曾两度参与文化月艺术展,还两次参加邬达克纪念馆组织的邬达克故乡班斯卡等地的展览和采风活动,为本届文化月艺术展又创作了一批新作,他说:“正如当年的上海容纳了邬达克这位游子,今天的上海也包容了我这样一位新上海人。感谢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给了我一个与邬达克、与历史交流的平台,也给了我更多面向未来的底气。”

志愿者说

过去的4周里,从“寄给邬达克的画信”主题展衍生出的市民给邬达克寄画信活动,让许多市民拿起手中的笔,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邬达克及城市建设者的敬意,表达对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上海城市美好未来的展望。据统计,主办方收到85位市民的125幅画信,最小的寄信者只有4岁,他们中除了许多大中小学生外,还有老师、建筑师、律师、职员、科技工作者、金融从业者、外企管理者、艺术设计师、退休的城市文化爱好者,既有新老上海人,也有闻讯而来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朋友。

4岁的陆紫沐在开幕式当天参观邬达克纪念馆后立马画下了她眼中的故居,笔触虽然稚嫩,但烟囱、山墙、石瓦、拱门,一样不落。对这幢老房子,志愿者婷婷更熟悉,“很荣幸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中,可以更近距离地阅读您设计的建筑:咯吱咯吱的老式木梯,精美的雕花廊柱,漂亮的琉璃吊顶,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您是一位勤奋而智慧的大师。”她回忆这些日子的忙碌,“每天邬达克纪念馆都会迎来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他们中有长者,谈笑间都是对您设计建筑的喜爱与欣赏;也有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带着相机说要打卡您在上海设计的所有建筑……感谢您,邬达克,让我们的城市有了这么多美丽的建筑与故事;感谢你,文化月,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

“邬达克”说

“那是1918年吧,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穿越西伯利亚荒芜的冰原,终于来到你们的城市,一座完全陌生的东方之城。如何谋生?如何回到家乡?那时的惶惑、那时的不安,至今想来仿佛就在眼前。”邬达克这位百年前漂泊而来的异乡客,当年不可能预见到他的名字将永远和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把他的智慧、辛勤,也包括他的幸运,写进了一栋栋可阅读的建筑,留与今天的我们交流。

孙渝峰老师继续替邬达克念着他的回信:“是啊,我成功了,我的名字在今天的上海依然回响,我家乡的人们也在为我自豪。我不仅是一名建筑师,也是连接东西的纽带,一个文化交流的符号。我知道我是幸运的,我的幸运首先起源于我选择了上海。是的,上海,是你包容了我,提升了我,也成就了我。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个国度的人,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是上海人!”

“上海从历史中走来,我早已成为历史中的一员。”这个告别上海70余载的外国老人说,“我相信,明天的上海将更加美好。我将和你们一样,欢欣地迎接未来的到来。让鸽子捎回我给你们的信吧,记着,我永远是一名上海人。”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